移至主內容

去田裡上課

2021/01/18 00:20
2,636次瀏覽 ・ 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午餐從哪來 生產履歷追跡

中午十二點的下課鐘一響,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拿著餐盒到教室後面排排站好,準備打菜。三菜一湯還有副食,這是嘉義縣民雄鄉三興國小的午餐標準配備。

三興國小學生 余俊希:「我最喜歡咖哩飯還有空心菜。」

三興國小學生 呂亮澈:「我最喜歡高麗菜還有蒸蛋。」

三興國小午餐執行秘書 曾定騰:「不愛吃的話,就是我剛剛說的,辣的或太酸的。然後他們吃的青菜比較少,像高麗菜這些菜。」

隨著校園食安越來越受到重視,每一頓飯菜上桌前都得經過層層關卡,主動登錄團膳食材成為中小學的主流趨勢。循著三興國小在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台上的生產履歷,我們來到臺灣西半部糧倉 — — 雲林。

 

從餐桌回到農場

每年冬天到隔年春季是蔬菜的豐收時節,二崙鄉的田間出現許多忙碌的身影。廖國書一家是在地農戶,清晨才來過田裡一趟,十點半又帶著家人來到菜園。三興國小午餐裡經常出現的青江菜就出自這裡。

農民 廖國書:「我是都習慣,差不多五點我就來田裡,要看工作。中午要吃飯、休息,過了中午再來田裡。做農夫就是要做,你沒做的話工作永遠在那裡。你說小朋友要不要做,那要看他。像我兒子他是有興趣,回來接,我就盡量幫忙,讓他好好做。」

廖鍾宜在雲林長大,家裡從農的他卻沒有太多和田野的回憶。從桃園回到家鄉種菜至今八個月,一切都要從頭學起,但對於這片菜園,他有屬於自己的想法。

農民 廖鍾宜:「就是有慢慢在改變,如何讓工作在一樣的效益之下,可以做得比較輕鬆這樣子。然後可能因為夏天菜的成長其實比較沒有那麼好,然後就是改變說,有沒有辦法一樣在夏天的時候讓菜的成長期會變得比較好。」

同樣在二崙鄉,不遠處的一個溫室菜園裡種滿了各種短期蔬菜,三興國小團膳中使用的菠菜來自這裡。溫室裡,簡新峰牽著兒子的手,陪伴他搖搖晃晃地走在田埂上。從小就生活在農業社會的他,畢業後曾北上就職,為了陪伴年邁的父母親,回到雲林接手菜園。

農民 簡新峰:「這一片田從後來我們想要在這邊好好地善待這塊土地;好好地運用這塊土地;好好地在這邊耕作、落地生根開始,我們就好好地整地,然後搭網室。所以我們花了很多錢、很多心力、很多時間在這塊土地上。後來我們整個弄好之後,有一次我們全家去墾丁那邊,去走走、去度假。回來之後我們帶了兩顆種子,在田埂那邊,待會你可以看,就是那兩棵,現在已經長到快要十公尺了。我爸爸八八風災的時候走了,我看到我們那時候種下這兩棵樹,到我爸爸走的時候,其實我覺得好像我爸爸一直跟我們一起在看守這塊田的感覺。」

 

田野間的生活記憶

食物是人們和土地間,最直接也最純樸的連結,然而,在專業化分工的社會,少部分農業地區生產大多數糧食,人們普遍缺乏了解農業的機會,與飲食和土地之間的聯繫也變得越來越薄弱。

農民 廖國書:「都市小孩他沒有接觸過鄉下地方,他會當作菜長在樹上,水果長在地上。反正就是沒有接觸過,現在的小孩跟以前的(小孩)不一樣。我們當小孩的時候就辛苦習慣了,整天都跟田裡的泥土混在一起。」

農民 簡新峰:「像我小時候父母親他們就是種田,靠天吃飯。那我就像那個小孩子一樣,在田裡面摸索,然後這邊東看看西看看。這邊有一個洞,然後就把它挖一挖。有洞是不是可以灌蟋蟀,然後就自己找樂子。我覺得其實(我)童年玩的東西比較自然,比較天然,然後可以玩的東西很多,但是需要靠自己的雙手,和自己的想像力去找到那個樂趣。」

寫給土地的情書 食農教育

工商業蓬勃發展帶來了便利的生活,作為代價的卻是許多農業區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鄉鎮特色。當現代人漸漸與土地疏離,三興國小卻正在進行一場場有趣的飲食和農業實驗。

三興國小學生 黃博威:「這個是金鑽鳳梨,然後這裡,它的葉子這裡會有一點點往回勾的刺。然後你如果這樣摸下去,就會像我這樣,有一個刺在那邊。(這是)土鳳梨,然後你看它的刺沒有那麼多,這裡也是,頭這裡稍微有一點點刺,可是沒有那麼明顯。像牛奶鳳梨這裡沒有刺,都是光滑的,就只有它前面這裡會尖尖的,牛奶(鳳梨)的葉子會比較長一點點,像這裡的土鳳梨葉子比較短,比較沒有像牛奶鳳梨那麼長。」

三興國小校長 楊登閎:「我在想像說如果我們的食農不做了,那第一個,我的孩子對這塊土地是沒有感情,他所學的是跟各個地方的學校都一模一樣,跟都會區一樣3C化、才藝化。對土地的感情如果沒有的話,他對這個社區就不會有感情。所以當他畢業的時候,他回來三興,他只記得他是三興國小(畢業的),可是三興國小這塊土地的故事,他可能沒有期待。」

 

在田裡上的一堂課

翻土、播種、澆水,一直到採摘和烹飪,孩子們體驗一整套「從農場到餐桌」的食物生產流程。多元的食農教育把知識帶進田野,再把農田收穫的成果帶回教室,成為了教材。

三興國小校長 楊登閎:「『讀書就不夠了,還種田?』我相信多人應該也會問我這個問題。可是問題是,當孩子去田裡面玩土也罷,澆水也罷,然後看看這些生態。對他來講,他的下課就變成他是在看他的自然觀察,他是在看他的生態紀錄。當我們把食農教育變多元化的呈現的時候,可以把食農變成一個科學活動,也可以把食農變成一個藝術活動,也可以把食農做成一個(飲)食(教)育,也可以回歸到食農就是很純粹的種菜的活動。原來種田這件事情不是只有種田,那它有科學、到它(有)藝術作品,有科展的報告的時候,你猜我們的家長會不會覺得,原來食農教育可以在三興玩得很多元。」

將『食農教育』納入課綱逐漸成為顯學,生產履歷標章、飲食觀念,農耕知識、永續發展,這堂課究竟該教些什麼,沒有標準答案。唯一肯定的是,在食農教育的課程藍圖裡,滿載的是人們崇敬自然的心意。​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