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 弱勢青年職場實習體驗
【靜報記者 湯雅方/台中報導】台中市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為全台首創提供弱勢青少年職場體驗的公益平台。由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張秀菊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與企業結盟合作,提供包裝生產線、技術指導及產品銷售的模式,讓弱勢的青少年在進入職場前,能先體驗工作以及訓練工作的態度;同時在社工的陪伴下,適應職場環境以及學習職場上如何應對進退和保護自己。
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在今年一月二十六日時,先是以網路購物平台方式建置,三月二十九日實體店面才正式開幕。而「逗點」的概念,是讓孩子做一個短暫的休息,然後再繼續出發、突破,「逗點」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張秀菊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張良卿說:「他們的手心可以向下,而不是一直向上。在這裡,孩子能夠學得一技之長,維持生活,而不是一直靠社會的救助。」
張秀菊基金會所服務的對象大多是以失依、受虐、遭受性侵害的兒童及青少年為主,而這些孩子都是帶著創傷與受創的心靈來到安置機構。張良卿在國外受訓後,將「冒險體驗教育」課程引進機構,希望用「冒險教育」的理念,透過機構的技能訓練,讓這些孩子重新擁有使夢想實現所需的技能,並提升孩子願意去主導事情及面對人群、解決問題的勇氣。
「冒險體驗教育」又稱「發現式學習」或「經驗為主學習」等,就是把一個概念設計成一個互動式的學習過程,透過自己親自參與和體會,了解其概念與活動內容的關係,不再是單方面的教授。而這些經驗將成為學員生活的一部分,使他們從中獲得一些知識和體悟,並且能將這些知識和體悟應用於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張良卿表示,「體驗教育」在台灣,很多家長把它認定為只是一個遊戲,並不知道在遊戲當中找到好玩有趣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在裡面能夠發掘到「他的優點在哪裡」。張良卿說:「體驗教育是做中學,學中覺,只有完成與未能完成,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所學習到的不是成功就是失敗。當你失敗時,所遇到的挫折,會讓你察覺你的問題點,所以才能達到成功。」
張秀菊基金會社工員彭俊雄表示,孩子們假日的時候到機構所屬的沙連墩探索體驗教育園區,從平面遊戲、低空、漆彈、沙灘車、攀岩、高空到登山及獨立生活冒險營,走過冒險體驗教育四階段,最後才引導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在九十天的培訓中,透過活動設計,讓這些孩子有更多的成就,亦擁有更多的自信心,再次遇到困難時,就不會輕言說放棄。
從「體驗教育輔導模式」找到人生的目標之後,「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代表著「學習的終點站」。由於法律規定在兒少安置中心的孩子,滿十八歲以後,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踏入職場自力更生。而為了即將離院,必須靠自己獨立生活的青少年們,提供一個在進入職場前的實習的「自立生活培訓」機會。
張秀菊基金會社工員施虹如表示,雖是實習,但從寫自傳、自備履歷表、面試到試用評估,過程完全比照現今社會的職場模式。十二天的實習過程,都採社工與孩子一對一的輔導方式進行,在實習過程中,培養孩子自己主動發現問題和積極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施虹如指出,機構的實習配套措施已完善,訊息也已告知孩子們,但由於實體店面開幕僅三個月,孩子方面仍未做好完全準備,目前仍是以機構三位社工負責實體店面的運作。未來會以機構的向陽兒少關懷中心及奇歷兒少之家中各挑選一位青少年於週日實習。而平日以及週六部份,會以青輔會的「少年on line」計畫所提供的十五位青少年為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