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傳藝 布袋戲的昔與今onTV

嵌入:
文字-A A +A

布袋戲的源起

老練的嗓音,豐富的特效,這是在彰化南瑤宮,來自黃文郎先生所帶領的,五洲園掌中劇團布袋戲。

五洲園掌中劇團,最初是由國寶木偶大師黃海岱先生所創立,明快的劇情節奏,除了轟動全台,更是創造出「史艷文」這個人物,使其成為當時臺灣布袋戲的代名詞。

五洲園劇團團長 黃文郎:「早期,野台戲演著很轟動,尤其這個史艷文的角色,我祖父在民國二十幾年,就打得很響的一部戲,算說我們黃家班百年的主角。」

五洲園劇團團長 黃文郎:「(史艷文是)典型一個很正義的使者,所以一直隨著年代的轉變,把它(戲劇)味道都加重,小說戲加到武俠的氣氛,加到金光(布袋戲)的氣氛,就是造成我們這個主角轟動全省(的原因)」

 

電視布袋戲崛起

然而,科技化的時代潮流下,布袋戲逐漸從傳統劇團轉變為電視戲劇,不再如以往,只是在特定時間,帶著大量道具與戲臺,在某個場地表演。

除此,電視布袋戲的興起,更是造就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創立,龐大的資金,讓電視布袋戲不僅有能力製作較為精緻的戲偶,也在戲中增添了許多華麗的聲光音效。

五洲園劇團團長 黃文郎:「有一些劇團,慘了,它沒辦法生存,它(劇團)就改變路線,有的到電台去轉播電台,那部分的,像我兒子踏入電視,就是他更上一層樓的那個機緣,你沒有電視,時勢造英雄,那時候清玉鏡突然有電視,如果家裡有一台電視,外面就圍了一大群人,那時候有那個時機,把布袋戲往上再推。」

 

搖身一變 日本風的布袋戲館

布袋戲的起源,由雲林這塊土地開始發根。從五洲園掌中劇團的黃海岱先生,到其子孫們,都是雲林在地人,也因此使雲林充滿了濃濃的布袋戲家鄉味。為了保存傳統布袋戲文化,雲林創立了以日治建築所改造的布袋戲館,透過展覽、導覽解說、戲臺表演等,使大眾更了解布袋戲文化。

雲林布袋戲館企劃組長 林佩茹:「對於雲林人來說,我覺得布袋戲館是一個可以保存他們兒時回憶的地方,因為很多人進來他看到,就(覺得)這是我小時候看到的布袋戲,這是誰誰誰,這個我認識,阿這個就是誰誰誰,大概像這樣的概念,可是這樣的一個,我覺得是我們的使命,或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其實是讓更多人認識布袋戲館,或是認識布袋戲這個文化。」

雲林布袋戲館企劃組長 林佩茹:「布袋戲館對於雲林的定義來說,我個人覺得它會比較像是,在地的一個特色的文化,對雲林人就可以很驕傲的跟其他外地人說,我們雲林有布袋戲館你要不要來玩,大概像這樣。」

縱橫相交的紅磚瓦、圓弧的拱門建築、文藝氣息滿載的小庭院,布袋戲館內隨處可發現歷史的痕跡。

雲林布袋戲館企劃組長 林佩茹:「(日治時期)開始的功能,你會發現,從建築物的建材的差異上來說,只要是紅磚的部分,都是當時所謂的辦公室,那如果你看到後面這種洗石子、水泥的部分,就是當時所謂的警察辦公的地方,或是拘留所,或甚至是長官辦公室的部分。在規劃整個展區的時候,就是整個縣政府在規劃展區的時候,其實就有做所謂功能性的分類。」

精緻的布袋戲偶,神采奕奕地擺著屬於自己的姿勢,這裡是一樓特展區,裡頭除了有獨特的作品,還有戲偶服展示、布偶製作過程等介紹。而另一旁的常設展,則是主要介紹布袋戲相關的起源與發展,以及代表作品。

來自雲林的廖嘉德老師,正在為民眾表演特技。為了使布袋戲文化可以延續,布袋戲館在假日都會舉辦,定期的戲臺表演,吸引了許多在地民眾或遊客前來觀賞。

 

夕陽布袋戲 文創轉型漸成趨勢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下,布袋戲有逐漸邁向夕陽產業的趨勢,也因此文創轉型逐漸興起。

雲林的這間特色旅店「虎尾春秋」,便是將傳統布袋戲與創新結合。從一進門的樓梯、大廳的佈置、廁所的圖樣,到各種類型的房間,處處可見布袋戲偶的身影。

虎尾春秋旅店店長 周子芸:「我相信每一個旅店它有自己的定位,那它也有自己的意義,所以虎尾春秋對我們來說,因為我們本身就是虎尾人,我們就是雲林人,所以我們是想要回到自己的故鄉,然後用故鄉自己本身很有特色的台灣傳統文化,去做一個主題性的發揮。」

其實,虎尾春秋也是一棟歷史建築,除了是雲林第一棟電梯大樓,更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在1980年創立的金夜大飯店前身。

虎尾春秋旅店店長 周子芸:「那這一棟飯店它本身就是黃俊雄老師的,它是虎尾的第一棟電梯大樓,當時它是做飯店使用,叫做金夜大飯店,所以只要是老虎尾人,基本上都知道這間飯店,那在一樓,就是現在餐廳的地方,它以前是做布袋戲的錄影棚,所以在那裡,它有在錄布袋戲的錄影帶,以前那種錄影帶,還不是DVD,那後面的部分,他們(黃俊雄)全家也是住在這裡,所以因為跟黃俊雄老師買下了這座飯店,我覺得金夜飯店,它本身有它自己的歷史性,還有故事性,所以我們就就著這個原因,用布袋戲做主題,然後把它發揮成主題式的飯店。」

雖然因時代的轉變,布袋戲不再如以往的廣受歡迎,但仍有一群人正努力地守護著它,也有一群人還是深愛著它,希望能讓它保留最原始美好的那一面。

虎尾春秋旅店店長 周子芸:「其實你很難說布袋戲已經式微,只能說它不是現在年輕人,一個大眾的主流文化,但它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客群在。」

雲林布袋戲館企劃組長 林佩茹:「全台灣各地還是有很多布袋戲劇團,它是有持續在接表演,甚至是可以到出國去演出。」

從五洲園劇團、電視劇,到與文創結合,布袋戲文化將會承載著許多人的愛與支持,繼續到未來。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07則報導
2,180則影音
569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嘉市新氣象 西區大發展

2024-04-15
瀏覽:
10,237
推:
18
回應:
0
2:58

傳統手工製香 堅守文化價值

2024-04-15
瀏覽:
3,363
推:
1
回應:
0
2:50

人間月老 媒那麼簡單

2024-04-15
瀏覽:
3,157
推:
3
回應:
0

守護傳統建築 竹崎鄉土角厝文化

2024-04-08
瀏覽:
5,381
推:
1
回應:
0

鵪居樂業 納入法規後的鵪鶉產業

2024-04-08
瀏覽:
4,703
推:
1
回應:
0
2:59

獨劇特色 訴說台灣故事

2024-04-08
瀏覽:
5,998
推:
5
回應:
0

手繪看板師傅 一筆一畫的電影世界

2024-04-01
瀏覽:
3,526
推:
0
回應:
0

齊聚圓環!屬於嘉義的民主文化

2024-04-01
瀏覽:
6,575
推:
0
回應:
0
2:57

找尋朴子的醫療文化之路

2024-04-01
瀏覽:
10,308
推:
2
回應:
0

番路彈藥庫 舊址活化資源回收場

2024-03-25
瀏覽:
5,397
推:
1
回應:
0

掌中傳藝 布袋戲的昔與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