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責任 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地區:
文字-A A +A

Interview_3_051use

輔大教授胡哲生為學會執行長。底淑瑀/攝影

【記者底淑瑀/台北報導】「社會企業不要變成機構的標章。」輔仁大學企管系教授胡哲生強調,企業不應只把社會企業當作獨立的個體,每個企業在專業之外,更需要責任。為讓社會企業的觀念更加落實,胡哲生在二○○八年十二月,集結學術界、企業界、與NPO(非營利組織)的支持,成立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由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擔任第一屆理事長。

幫助NPO企業化,讓企業達到社會參與,是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的努力方向。身為學會的執行長,胡哲生認為,NPO不能只靠募款,在財務上需要自給自足,使所服務的對象走入社會;而企業本身在社會參與和社會責任上要有所認知,做到社會改善。社會企業不應該只是學術活動,「應該在社會中,有更直接、更具體的參與貢獻;要擴大成為台灣的社會意識。」

社會機構企業化,企業組織社會化是學會的宗旨。NPO達到企業化,胡哲生認為伊甸基金會是最成功的案例。他說,伊甸不管是在烘培屋、餐廳的創立,都是以企業經營的方式,創造出最適合的工作場所,幫助喜憨兒走入人群,找到自信心。而企業邁向社會服務方面,他則舉南投的日月老茶廠為例,「作簡報時,從沒有一句和企業經營有關的說詞。」茶廠不僅以有機為訴求,更能感受到經營團隊在環境生態化上的努力。

為何對投身社會企業責任的鼓吹?二○○八年的金融海嘯,讓推廣企業教育多年的胡哲生,由此開始警覺到社會企業責任的迫切需要。「『無薪假』的出現,對我來講又驚奇又震驚。」他說:「我們前一代的企業家,都沒有這樣的『smart』。」以前經歷不景氣,企業上下會共體時艱;老闆甚至自掏腰包,與員工一起度過寒冬。老闆對員工的責任感,過去皆被認為是先天上就存在的。直到他才發現,原來現今企業對員工的態度,是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他常比喻:「機器都還有折舊費,員工為什麼連折舊費都沒有?」

回想當時放無薪假的公司,是否是真的賠錢?胡哲生說,二○○九年,許多公司不斷強調以億為單位的獲利,大發獎金,大跳尾牙舞。這顯示他們其實是有能力的。他強調,企業不應只是像美國經濟學家Milton Friedman所說的,「賺錢是它唯一存在的天職」,絕對有責任要做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事。

難道企業真的是只有錢賺,沒有對員工的任何道義嗎?胡哲生內心不斷產生疑問。若企業只在乎經營績效,對人性、員工,與社會經濟的穩定性不聞不問,「這樣的企業發展,對社會有幫助嗎?」胡哲生說,令人震驚的社會案例不斷發生,太多企業根本不屑去看;政府也只能從大方向的政策面上看顧,其餘由NPO來補強。但不景氣的影響,讓倚賴捐款的NPO同樣面臨嚴冬。他說,唯有企業,才能夠做到對社會全方位的關懷。

社會企業的概念在歐洲萌芽,企業不是為了謀取最大利益而運作,將營利轉而回饋於社會大眾,幫助解決社會問題,是社會企業最大的特點。台灣才剛起步,由王文華、張明正所創立的若水國際;曙光計畫團隊主導的光原社會企業,都是台灣投入社會企業的先鋒。

胡哲生表示,「創新創業」更是台灣社會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他說,歐洲推動社會企業已有一段時日,若能創造出一種商品,同時兼具市場的需要,又能讓窮人有工作機會,便符合「創新創業」的標準。國際間成功的案例如「my bank」,鼓勵中小學孩童借錢、還錢。透過和教育結合,強調用錢必須有計畫,目前存款戶已經不輸一般的商業銀行。

為讓聽眾更了解國外的作法與國際走向,學會透過舉辦工作坊,邀請外國學者演講,同時邀約國內投身社會企業的人士,與學界專家對談企業經驗。而每次國內的社會企業案例分享,都將做個案撰寫,轉為日後在課程中的教學依據;對業界的回饋,則是推動產學合作。胡哲生表示,好的經營模式,也是輔導企業參與社會服務,且轉型為社會企業的重要法則。

學會預計在二○一○年年底,舉辦「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胡哲生說,希望參賽者不只是說個想法,賺個獎金,而是讓這些想法真正走入社會,在市場中運作、競爭。以此宣傳社會企業觀念,讓更多人知道,台灣也有一群人正響應這能融合企業經營績效,跟社會責任的社會企業。

延伸閱讀: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若水國際
光原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225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492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354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221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845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200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835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9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000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717
推:
0
回應:
0

社會企業責任 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