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地球日】台灣需要有「低碳競爭力願景」

2010/04/21 12:28
1,555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2010年三月,有一群長期關心台灣低碳議題的志工朋友們成立了《台灣低碳競爭力推動小組》。他們來自非政府組織、學術界、企業界等不同領域,成立原因是希望能促成台灣低碳領導力、促進產官學民行動力、催生台灣國家級的低碳藍圖、建構長期持續性對話平台與機制、促成監督機制等目標。

對低碳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2009年十二月,在哥本哈根召開了全球氣候變遷會議,最後世界各國也達成共識,採取具體措施減少碳排放量。台灣並非漠不關心或毫無作為,但其實際功效卻讓人深感失望。身為綠能設備的製造及出口大國,台灣於國內應用綠能設備的比例卻相當低。屢次提出的能源結構調整,似乎早已成淪為定期呼喊的口號。

日期上映±2℃紀錄片確實增加了國人的危機意識,但政府各相關單位仍各持己見、缺乏有效溝通。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政府並未表現出應有的政治領導力。小組成員強調,他們聚集的目的並不涉及任何個案、黨派、利益,而是為了讓台灣在環保與經濟間找尋平衡點,在未來全球的低碳經濟中,確立自身生存立命所需的低碳國力與競爭力。

描繪願景與規劃框架

因此《台灣低碳競爭力推動小組》認為,台灣需要一個長期性的溝通對話平台,這個對話平台不僅應該邀請長期參與氣候變遷領域的人,更應容納願意參與其中的各界人士。

而台灣首先要規劃出台灣低碳競爭力的藍圖,再進一步完成「台灣低碳藍圖」的框架,最後提出邁向低碳的具體實踐,循序漸進地增強台灣的低碳競爭力。小組在勾勒出兼顧環保與經濟的「台灣低碳競爭力願景」,與提出「共同合作的議題框架」時(請見下頁圖),認為確立具體的推動原則是非常重要的。

小組現階段提出五點作為推動台灣低碳國力與競爭力的基本原則:議題的全面性、參與者的多元性、關注議題與行動管理的時效性、對未來發展的前瞻性、貼近大眾的普及性。這些環節彼此環環相扣,因此需要有力的領導與明確的步驟,強化行動的效率性,最終完成從目標到策略乃至戰術的有效貫連。

對國會在減碳上的期待

這些長期關注氣候議題的志工,也體認到「氣候變遷」與「減碳議題」實踐上的困難性。但他們也直言若不從作中學,不增加對話與支持相關研究,台灣將無法建構出邁向低碳競爭力的總體策略。

台灣目前的處境,無論從環保面或經濟面來看,都可說是相當危急的。而政府在減碳議題的進展顯然是不足的。由人民選出、代表人民利益的立法院,應該恢復並重新啟動《立法院永續會》,讓過往成立、但現今停擺的《立法院永續會》成為討論平台及與民間對話的對口。立法委員們也應挺身而出,於政府在減碳方面緩步前進時,較其他人看得更深、更遠,進而成為台灣推動低碳競爭力的一股引領力量。

照片

文章出處:更多請連http://www.ccw.org.tw/?cat=35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