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走進角落,拍出屏東百工百業故事洪流

2020/12/07 12:11
1,25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張淵壽 先生》作者/洪鈺傑

張淵壽

屏東縣佳冬鄉人/現居佳冬鄉/蓮霧の職人。1967年出生,53歲。

【北漂】闖一番事業、增廣見聞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

    張淵壽先生是商業相關科系畢業,出社會後也與很多年輕人一樣去北部打拼事業,選擇與自己所學相關-台北淡水大同公司任職五年的會計工作,後來回到高雄新禾家電公司(TOSHIBA)擔任兩年的家電業務員,但長期下來都覺得都市的生活步調不是自己想要的,於是在1993年下定決心回到從小長大的家鄉與父親學習種植栽培黑珍珠-『蓮霧』。

    蓮霧(南洋種)屬於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從栽培做條件開始到採收大概都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產季從十月到隔年五月左右,想要栽培出高品質的南洋種的蓮霧是比許多水果還需要花更多心力與繁雜、瑣碎的工作,張淵壽先生認為如何不讓蓮霧【裂果】是很重要的課題,尤其近幾年氣候變遷、天氣不穩定、日夜溫差大、病蟲害增加的情形下,如何調節產季是一門學問,「早爛」、「冷落」、「熱裂」是蓮霧的特性,張淵壽先生提到近幾年蓮霧變得不易栽培,品質與產量也跟著受影響,從蓮霧開始套袋起,各項投資成本都提高的情形下,栽培方式改變導致收成利潤下降,近4〜5年也開始面臨缺工的問題,年輕人返鄉務農比例不高,現有會技術的年長者也一年比一年少,現在「3個工人年齡加起來超過210歲」算是年輕的,長期人口外移外出工作而造成人力短缺與技術斷層,也因為繁瑣的工作量負荷不了,導致原來栽培400棵蓮霧現在下降到190棵,栽培面積足足減少了1倍以上,他也感嘆未來台灣的農業會面臨更多危機與困境。

    2009年的『莫拉克88水災』張淵壽先生是受災戶,家裡房子快淹到兩層樓,蓮霧園也慘遭強風與大水的摧殘,造成損失至少三十幾萬元。近幾年許多蓮霧園也都慢慢地荒廢或是轉租給能源廠商做太陽能發電廠,但張淵壽先生沒有因此放棄蓮霧,反而思考如何讓蓮霧能適應現今的氣候、環境進而提高品質與產量。

    張淵壽先生平時喜愛結交朋友、熱心服務社區,也很關心自己的家鄉與產業,在村里間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的會計、地方廟宇的總務。除了服務社區這些工作之外,每遇到颱風下大雨淹水時,張淵壽先生時常會為村里發聲,在總統、縣長、主管機關前去勘災時反映淹水問題,討論如何解決長期淹水問題。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