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見社區營造文化生活圈 社造成果澎湃呈現

文字-A A +A

        屏東縣政府執行文化部社區營造計畫,今年包含社區、文化團體、學校、青年及新住民,合計有49件的社區營造行動分別在文化保存、人才培力、青銀共創、文化導覽等不同的領域,展現從草根力量出發的社區特色。12月5日及12日於屏北、屏南各辦理成果交流工作坊,彼此傳承經驗、分享豐收的果實。

        文化處表示,每年投入社造計畫的除了成熟型社區,今年也有不少首次提案的基礎型社區,社區居民藉由共同參與,關心自己生活的地方,同時結合教育,開啟社區學習新樣貌。 鹽埔鄉生活文化促進會去年結合永隆社區將宋江藝陣變成社區劇場,今年延續推廣宋江藝陣的腳步,以繪本及文字紀錄保存藝陣傳統,並產出36個宋江陣人物小偶,與「箱子兒童劇團」合作到國小說演故事。

        九如玉水社區聯合大坵社區整合社造資源相互成長,也帶領惠農國小以社區故事為藍本推出社區繪本(含桌遊)與社區特色摺頁。 彭厝社區分享漢文耆老張明治的人物採訪記錄,收集其創作的俚語、燈謎等手稿,社區居民及學校藉由鄉土課程了解昔日農村(暗學仔),體會早期求學不易的辛苦,也透過猜燈謎活動認識長輩的智慧累積。

獅子鄉公所今年首次參與行政社造化計畫,以復振南排灣「大龜文tjauvuuvulj」文化為目標,並出版「大龜文社區誌」。公所並帶領丹路社區與新路社區啟動社造第一步,設立族語學習課堂,逐步地建立部落的在地知識庫;丹路則以部落資源調查為基礎,以戲劇《青年 Ibis 的台灣之旅》重新造訪射不力之歷程。

        對部落來說,社造不僅是凝聚社區意識的開端,同時也是保留傳統技能的濫觴,來義文樂社區以課程及戶外採集活動認識部落植物,保留過去原住民傳統醫療保健知識;而高見社區透過古謠傳唱與織布工藝培力課程,傳承部落文化記憶。

        文化處說,除了成果交流工作坊,縣府每年辦理社造走讀活動,有系統地整合年度社造成果,吸引更多民眾走進社區,實際體驗文化小旅行。今年走讀路線之一「原民聖光」,邀請江敬業老師出版「玉環天主堂 摺紙與石頭-林邊溪畔的傳奇」專書,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可至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金石堂購買。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01.25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推展協會

加入時間: 2009.01.25
2,930則報導
1,696則影音
6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8:57

屏東縣原鄉在地民宿合法化輔導三地門鄉結業式

2023-06-01
瀏覽:
2,466
推:
1
回應:
0
4:30

屏東原鄉輔導申辦民宿學員招募說明會列車啟動了

2023-05-30
瀏覽:
2,496
推:
1
回應:
0

永恆的記憶-屏東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分享會

2023-05-20
瀏覽:
3,225
推:
1
回應:
0

來義 瑪家特有植物武威山烏皮茶 歸鄉落地生根

2023-05-11
瀏覽:
4,509
推:
18
回應:
0
5:54

雲嘉南陸戰即時救援 馬德智火燒厝災損修復(4)

2023-05-08
瀏覽:
4,013
推:
107
回應:
0
6:39

雲嘉南陸戰即時救援 馬德智火燒厝災損修復(3)

2023-05-08
瀏覽:
3,848
推:
1
回應:
0

高見社區營造文化生活圈 社造成果澎湃呈現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480篇報導,共12,32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480篇報導

12,32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