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育種爭議轉雙贏 助研發花卉新種類
近年來台灣花農隨意大量繁殖新品種的花卉販售,造成培育者的權益受損而沒有人願意繼續研發。在缺乏培育新品種的技術和人力之下,花卉產業不再風光,品種權的推廣者成杰駿,正透過自己的力量,期望改善現狀。
成杰駿表示,花農為了與其他人競爭,只能以降低價格的方式,在市場上獲得優勢,所以沒有人想去做高品質的花卉,大家都想做低價,能大量銷售的花卉,所以沒有辦法去研發新品種。而在國際上,品種比植物本身還要重要,因為沒有適當的這些獲利,所以沒有辦法把這些獲利投注於新品種的開發。
保護新品種花卉 創造良性循環
品種權就像是花卉的專利,當培育者研發出新的品種,需要向農委會登記申請,花農若想要繁衍,就需要支付費用,如此一來培育者不但能繼續投入研發,花農也有機會栽植更好的品種,創造雙贏的局面。品種權能保護品種本身不被繁殖、不被隨意販售、不被加工後再製作為商品販售,可以保證所有開發品種的人有一定的收益,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優勢,消費者能拿到正確、健康而且好栽種的植株。
推廣共榮觀念 盼尊重培育者
成杰駿在一次日本花商來台灣的演講中接觸到「品種權」的概念,意識到培育者權益保障的重要性,因此開設工作室,參加展覽活動,致力推廣品種權,希望台灣人能給與付出心力培育新品種的人更多的尊重。
成杰駿說消費者並不懂品種權這個觀念,它需要經過一定的檢驗、認證後,才會開始施效。成杰駿希望大家認為品種權其實就是很貼近生活的事情,唯一有效的方式並不是處罰任意繁殖的人,或是任意販售的人,必須像著作權一樣,人們是因為知道而選擇不去做,而不是因為害怕責罰才不去做。
品種權意識抬頭 促進產業正循環
雖然政府已於1990年公告第一批植物登記,但民眾普遍對於品種的權利觀念仍然一知半解,唯有靠政府和民間機構持續推廣,使得培育者和花農的專利保護意識抬頭,才能重現寶島花團錦簇的光景。
成杰駿認為品種權能造就合理的正循環,可以讓整個產業變得更好。台灣花卉曾經是出口二十億以上的產業,然而時代會變,如果我們的觀念不變,產業的產值會越來越少,如今現在已經剩幾億元而已,藉由這個品種權,我們共同去守護它,也會讓台灣有更多的創作者願意去研發新的品種,走出這個世界。
淡江新聞 龔家齊 莊翔婷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