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力歷百年楊梅壢

2020/10/28 23:04
4,198次瀏覽 ・ 92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19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關於楊梅的開墾史,

      清朝乾隆年間先民墾團沿社子溪而上,來到這裡時看見滿山遍野的楊梅樹,

      又地勢受社子溪貫穿而形成凹地,客語稱為「壢」因而稱此地為「楊梅壢」。

      照片

      先民來台開墾,會從原鄉帶著他們的信仰渡海而來,三官大帝是客家族群的重要精神信仰,

      因此來楊梅開墾的先民,便帶著三官大帝的香旗,做為精神和心靈的安定力量!

      楊梅壢的開墾早先有古達先落腳營盤下、古氏四兄弟在上田及田心子一帶、

      鄭大模在水尾及隘口竂發展,鍾氏入墾埔心一帶‘以及後來的諸協和墾團開展楊梅街道,

      永寧里的黃家向宵裡社佃首黃燕禮租地開發逐漸發展,從而奠定楊梅壢發展的雛型。

      開墾的先民對土地開墾有期待,便立石頭伯公當成信仰,

      開墾有成後的先民,捐地為伯公立祠,演變成後來的鍚福宮。

      在沒有機器的年代,人力開墾是相當艱難的事,一鋤頭一畚箕,搬開石頭,

      生活上相當的克難,歷經百年的辛苦,才有楊梅今日的百甲良田。

      照片

      感謝二百六十年古氏家族、鍾民先民、萃豐莊、鄭大模家族開墾團的辛勞,

      諸協和墾團、霄裡社佃首黃燕禮及諸姓氏開墾先民,

      畢路籃縷,胼手胝足,對楊梅的開發貢獻畢生心力,感恩其他開墾先民,陸續進駐楊梅這片福地,

      為楊梅的農業及商業建立起發展的規模,始有楊梅今日的榮景,

      照片

      楊梅交通便利工高發達,有山有水有田園有廟堂,滋養萬物子民,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子民,當要多加珍惜愛護這片先民辛勤開墾的家園,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巨輪中,留住先民的遺跡以為後世緬懷!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3:11

      城市河川~找回汀甫圳

      玉蓉
      26,770 0 0
      ▶︎ 02:59
      ▶︎ 05:06

      黃娟的楊梅故鄉心與情

      柚子花
      6,617 0 7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 2020/10/29 11:54

      很詳盡,最好如後段般配合地圖講述,在前面看到前面第四分鐘後就分去方向了。

      感謝OY大哥有耐心看完這十分鐘的片子=
      不是分去方向,而是區分,鍚福宮和開墾有很密利的關係,
      前面提到鍚福宮有祭祀諸協和,
      此廟是由開墾先民們出錢出力興趣的,
      限於長度無法提及....建廟起因於立石頭伯公的信仰,
      時間上的推移演變才變成除了伯公又增加三官大帝....
      以下是加一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Dq42_bEhI&t=967s

      感謝OY大哥有耐心看完這十分鐘的片子=
      不是分去方向,而是區分,鍚福宮和開墾有很密利的關係,
      前面提到鍚福宮有祭祀諸協和,
      此廟是由開墾先民們出錢出力興趣的,
      限於長度無法提及....建廟起因於立石頭伯公的信仰,
      時間上的推移演變才變成除了伯公又增加三官大帝....
      以下是加一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Dq42_bEhI&t=9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