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掙籠

2020/10/26 20:00
1,859次瀏覽 ・ 2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非頂大不可 升學標籤化

台灣每年夏季正好是大學放榜的日子,這時候報紙和新聞往往能見到有關明星高中的大學錄取率等相關標題。醫學系及各頂尖大學的頭銜彷彿炙手可熱的皇冠一般,成為大部分家長要求孩子必須追求的目標。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二年級 陳乙寧:「名校思維就是,一定要上頂大這種,蠻多的,就是可能會不會連同學自己都有也說不定對不對,我覺得父母一定是有的。就是從建興資優班,建興數理資優班有一個,我覺得他們的方針完完全全,我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這樣。但是我們那時候他的方針就是,到國三的時候,我們會把所有,就是建興資優班三十個人是內定的,然後還有其他的一些人,就是想要考台南一中科學班的人。就是從國三開始,我們全部會被集中到一間大教室,每天就是,你明天上學就不用去原本的教室了,你去那間教室讀書,讀考科學班的東西。對就是一個集中型,完全就是集中訓練,然後看能送多少人上科學班,然後那一年的榜單這樣子。」

 

名校迷思裡的自我懷疑

校門外高掛紅榜、補習班貼滿整牆文宣,無一不是灌輸學生們,唯有考上名校和熱門科系才值得被讚許,而他們真正的夢想還未成形就已被扼殺。然而,不少人上大學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所謂「以後有未來」的科系,因而花了更多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所愛之物。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二年級 陳乙寧:「就是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想到有轉組這個選項,就一直覺得說,自己是不是就要卡在自然組,我真的是沒有,真的是沒有想到,真的是考完,考完重考那一次學測之後。有一天,就是放榜之後,因為放了還是覺得很爛,然後我就躺在床上,就突然想到說,不然我去考社會組好了,覺得很神奇的感覺就是,如果經歷有重量的話,為什麼這一年多的重量,大於過去十九年,有時候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二年級 陳乙寧:「社會組跟自然組的話(家長)一定要我們選自然組,因為就是可能出來的科系,大學科系然後,再來出社會找工作,他們會覺得說比較順遂。就是其實我們從小到大聽很多,我爸媽都是,他們是社會組,就是有點像讀資管或企管系那種,可是他們就是覺得學到的東西可能,他們長大之後覺得並沒有什麼用。就是可能出社會之後自己的經歷,然後就來告誡他們的下一代說,你們要去找就是,他是當時最想要我們去考醫學系,覺得說小孩好像從小展現了不錯的天賦,然後就一直push他去,盡量要不要去考醫科,去讀三類組這樣子。因為他們覺得這應該是能夠,你生活能夠過的最優渥的一條路,然後就算你不想讀三類組,那二類組的什麼工程師也可以。」

 

書讀得好 才有頭路?

日治時期的台灣人,處在教育資源被限縮且經濟不穩定的環境,要能讀書、考上師專、醫學系都很困難,但只要一擠進學校的窄門就算是出人頭地。也因此「惟有讀書高」的觀念一直根深蒂固於台灣社會中,人從小開始到長大出社會找工作,學歷永遠都會被放在評分標準裡。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張健俅:「傳統中華文化的科舉,台灣人也延續這樣的一個觀念,覺得應該要注重子女的教育,然後要讀好的學校。那此外這也一部份跟從中古以來的門第觀念也有關係。類似門第觀念其實日本也有,在清朝時候就引進了那個科舉制度,然後到台灣來,有些地方就成立了這些,公立或私立的書院。那到了日本統治時期,他把那個新式教育的一些制度帶到台灣來,比如說他設立了公學校就是今天的小學,同時戰後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台灣人受教育的機會就變得更普及。在這樣的一個發展過程當中,教育機會確實是比過去增加很多了,然後也有相應的考試制度,可是就對於名校的那個,認同跟追求是始終都是沒有改變的。大學的排名其實你會發現,在二十年的教改過程當中,變化不是很大的,這是可能要去思考跟檢討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教育改革這麼多年始終沒有辦法動搖,普遍社會對於名校的一個追求。」

 

追尋夢想 不被綁架

考上名校系就能發大財並有穩定未來,這或許是一筆划算的投資。但正如國立臺灣大學葉丙成教授所說:「敢試、好奇、夢想是三樣最珍貴的寶物。」我們應該更重視每個人本身的特質,鼓勵多方嘗試、追求真正嚮往的目標,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