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銀髮游藝 師道巍巍 退休保健 臉書分享人生學習(二)
上接:
副刊:銀髮游藝 挽救職場退下後破敗身體的奮鬥歷程 臉書分享人生學習(一)
https://www.peopo.org/news/480951
************************
剛硬的三路彈腿,硬是消磨了半年,初步的《楊氏太極拳》套路拳架,花了兩年半來熟悉也就不足為奇了。特別是最後那半年,由於我必須安排出國至少一年,師父為了我學習的完整性,將整個教授場地,暫時轉換到我工作場所外的空地(所有師兄弟們跟著走),減省我為了學拳所必要的交通時間,務必在我出國前一次性完成初級訓練――師父認為,初級訓練已經可以滿足我,為了補充、保有工作所需體能的效果。
有了上述初始學拳過程的理解,就能明白為什麼我要從新拾取太極拳訓練,卻先花了三年以床上柔操及步行,鍛鍊、協助恢復基本體能――年紀已大,不能再用剛硬的《十二路彈腿》來啟動。
遺憾的是,回國後,公務壓力繁重,師父講授、教導進階太極拳心要,終至無法有效訓練,甚至連初級拳架運動也未能恆常、日日無間操作。終至因工作耗損體能過佢,提前退場――所幸如此,使我有機會展開完全不同的另一段生命歷程;師父教授的太極拳心要,正是關鍵所在。
重拾太極拳的鍛鍊,其實意不在拳的表象,而在其堅定心志及體能的續集――透過對形式動作的完整、不懈的操持。
師父教練太極,用在我身上的方法,其實是與《十二路彈腿》併進的,也就是說,學太極的同時,彈腿的教學進度也同時俱進。然而,這對體能的要求,對我而言形成極大壓力。
有趣的是,出國前兩個月,我按平時熱身法(當時已經進步到開練太極前,用複習彈腿作熱身)操作時,開始感覺到雙腿膝蓋產生一股熱流,接著膝蓋關節處,便好像老舊的開關上了潤滑油般,可以毫無阻力的轉動。進一步的,在出國前最後的幾次太極拳教授,在太極起式的同時,身手便產生了“氣感”。這個“氣感”,在我高中時期迷戀少林硬氣功時,胡練亂練過程中曾經發生過。運用該氣感,青澀高中期,曾經能徒手擊破十二層傳統黑色屋瓦。
我所以在重練太極之前,用三年去溫和、緩慢的重建體能以及身體調適能力,便是在退休後,為了調養進入危機狀態的身體期間,仔細思考過上述現象的關連性。我得到一個假設:身體自然有「炁」,當進行適當的“靜思”調養時,「炁」便會在身體上,調和適合當時的狀態,以體感能覺知的狀態表現出來;而且,隨著越強健的肉體,“炁”的表現強度也越強烈。
如此,當人年歲越大,體能越衰,「炁」能表現的狀態,也就越微、越弱。因此,將「炁」專注鍛鍊在肢體的應用上,表演少林硬氣功的,只能是強健年輕,或者有專業持續訓練過的強壯漢子。但是,鍛鍊「炁」在內裡的其他人,便有了氣功師父、用「炁」替人調理的某些類傳統師父,甚至,產受種種特異功能(或許,“手指識字”亦屬此範疇)。
******************
下接:
副刊:銀髮游藝 養生運動拳術緣起及介紹 退休保健(三)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