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步道萬里行 挑炭古道現風華onTV

嵌入:
文字-A A +A

【公民記者 李安豐苗栗報導】

苗栗山區林相豐富,距今一百多年前,福興地區往三義方向,就有多條挑炭古道,是當時主要的聯絡步道,產業道路開闢後,古道便逐漸沒落荒蕪。

苗栗社大古道導覽班 徐新浩老師:「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古道,是挑炭古道,挑炭古道其實,現在只剩下九百公尺是很完整的,早期它大概有兩點五公里,至三公里之間,也就是從福興里的武術學校,一直走到這邊,大概是兩公里,在這邊走上去九百公尺,我會起心動念,來找這條古道,是在民國七十四年,那時候我的父親,順口之間就講起,這有一條走到上面的,他知道我愛爬山,那我就說這條要通哪裡,他說我們以前走三義,都從這邊走過去,那山路有比較近嗎,他說近多了,我們用公路去,大概要五公里才可以到三義,從這邊翻過去,一公里到兩公里就到了。」

苗栗縣樂活通霄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林柏樺理事長:「因為在這個山區本身來講,我們是屬於一個淺丘陵區,以前就是有種植,一些樟樹相思林樹 ,那個時代就是希望,能夠做一些炭 木炭,這些炭本身也是大家很重要的,一個經濟價值的地方,所以我們這些的木炭,當初我們這個通霄地區,它唯一都是要走,這種的步道,才有辦法到三義,三義因為有火車站,這個以前留下的文史,其實是我們的一個文化,這個古文化,如果能夠保留下來,本來這個區域本身,就是一個丘陵區域的地方,所以這個丘陵,希望把這個古步道,能夠做起來以後,能夠供這裡的人,以後還可以變成一種,休閒遊憩的地方,因為路步道本來就是人要走的,如果能供我們現代人,能夠去做這樣子休閒遊憩,應該可以發揮它的功效出來。」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 徐銘謙老師:「通霄的挑炭古道,它還保持著原來那種,大卵石步道,就是中間大石,兩邊小石的做法,上到三通嶺之前,有一段比較嚴重的崩塌,需要比較多人來維護,所以社區他們就希望說,因為這邊是休閒農業區,希望能夠多提供大家,健行走路的一些短程的步道,那又有這樣的需求,我們就想要藉由這個課程,讓同學認識到古道,古道在原來這個地區的特色,然後我們用古法來,修復的活動這樣子。」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 吳依萍同學:「覺得原來人跟大自然,其實一樣的重要,因為之前走在荒野的時候,就覺得都不要有擾動最好,但是人想親近,這個擾動其實是很難免的,可是怎麼樣在自然跟人,跟動植物這邊找到一個平衡,我覺得很有趣,就可以來實際的體驗,那剛剛搬那個石頭真的很重,但是會覺得蠻值得的,就是會保留這個雜林,或者是森林的原始樣貌。」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 周于盟同學:「做的當下其實滿累的 但是做完就有一種充實感,其實做這個手做步道,我覺得很好的一點就是,我可以認識台灣,就是因為聽老師上課講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很多步道,其實是我之前不知道的,對呀就有種探索台灣的感覺。」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 黃建彰同學:「其實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會辛苦啦,對我覺得是這樣子,因為你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像我今天上午已經一身髒了,但是我還是覺得非常開心 其實做步道它是一種,就是自己跟土地,對話的過程這樣子。」

苗栗縣社大古道導覽班 徐新浩老師:「如果以最近這附近來講,我比較不喜歡的就是,現在網路上非常紅,每天三五百人,假日一千人的,火炎山那個登山步道,的維修方式,它已經維修到變成一公尺多,很大的演變成一個,旅遊路線的步道,我不喜歡,我喜歡像這樣很有古味的,一階一階以前挑炭的人,挑著兩桶大木炭,一百多斤一百公斤,這樣一階一階,慢慢的慢慢的這樣走上來,我希望那種感覺。」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 徐銘謙老師:「我們手作步道,其實就會強調是就地取材,在施作的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擾動,然後在做之前,我們要調查這個地方,原來古道的傳統工法,所以通常我們做完之後,基本上是解決了步道的問題,但是不會讓步道看起來,很人工很不自然。」

千里步道學,這次在苗栗興福社區,結合地方人士,進行古道維護,期望讓昔日的挑炭步道,能夠再現璀燦風華。

公民記者 李安豐苗栗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14.05.24

李安豐

加入時間: 2014.05.24
36則報導
36則影音
2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7:59

極端氣候強降雨 『淨零碳排』護老樹

2024-04-09
瀏覽:
6,104
推:
68
回應:
0
8:11

長期維護高美環境 難敵經濟開發壓力

2023-11-07
瀏覽:
16,802
推:
79
回應:
0
6:57

機器人創客工作坊 激起孩童學習熱忱

2023-10-03
瀏覽:
21,945
推:
32
回應:
0
9:51

耆憶普渡十三寮 看桌技藝傳五代

2023-09-05
瀏覽:
9,907
推:
24
回應:
0
9:44

攜手淨溪作伙來 源頭減量我做起

2023-04-11
瀏覽:
6,612
推:
122
回應:
0
9:55

平埔族群大融合 三社齊跳牽田舞

2022-09-27
瀏覽:
7,385
推:
107
回應:
0
9:49

外來強勢海蟾蜍 志工齊心護台灣

2022-03-15
瀏覽:
7,399
推:
329
回應:
0
9:53

追尋百年平埔足跡 再續寫猫霧捒傳奇

2022-03-08
瀏覽:
6,304
推:
197
回應:
15
9:52

「藺」類風情 大甲傳統工藝

2021-10-26
瀏覽:
3,612
推:
142
回應:
0
9:55

秉持理念耕作 堅守古法製油

2021-10-05
瀏覽:
5,412
推:
197
回應:
0

千里步道萬里行 挑炭古道現風華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61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61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