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有機農場種菜也種「心」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陳證合、鄭筠潔/新北市報導】在步調飛快的現代社會,人們一股腦地向前衝,卻鮮少有人能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新店中嶺山上,有一座「種心」的農場,農夫在勞動的同時,也找到自我價值的所在。

務農,是一種生活態度

青農夫婦謝怡雯(左)、劉翼銓(右)。 攝影/鄭筠潔

青農夫婦謝怡雯、劉翼銓是內心有機農場的專職農夫,先生劉翼銓出身資管領域,在投入農業前,曾經在工廠負責資訊業務,也待過證券業,一待便是九年。以前的他收入穩定、生活不虞匱乏,但在茫茫工作的過程中「總覺得少了什麼」。原本在朋友間發展不錯、收入排前幾名的他,有次碰到大學同學,向其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對方卻淡淡的表示「如果是我,我不會想做那個工作,因為對社會沒有幫助。」這句話宛若大頭棒喝點醒了他,「現在的工作是有幫助到自己的口袋沒錯,但對這個社會好像沒有太大的貢獻和回饋。」於是他選擇在假日到新店中嶺山上的農場做志工、釋放生活壓力,該農場便是如今的內心有機農場。

在從事假日農夫的過程中,劉翼銓慢慢感受到,自己喜歡在田間勞動、那種心境平和的生活方式,他逐漸對都市快節奏、壓力大的環境感到排斥。爾後,家庭發生變故、劉的雙親不幸離世,讓劉翼銓重新思考自己既有的生活方式「難道我原本的想法是錯的嗎?那我該相信的又是什麼?」正好內心農場的創辦人張慶祥想培養一批青年農夫、附近又有土地要出售,他與太太謝怡雯討論一番之後,決定買下該塊土地、正式投入務農生活。


青農謝怡雯。 攝影/鄭筠潔

太太謝怡雯則是歷史系畢業,做過客戶服務、人力資源等工作,與先生在內心農場做志工時相識結婚。爾後公公婆婆離世,讓她感到人生無常。謝怡雯心想「難道我要每天協助客人買東西嗎?對她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幾經商量,她與先生決定買下內心有機農場附近的土地,加入創辦人張慶祥的行列,雙方合作、共同經營「內心」這個品牌。

理論是基礎,實務更重要


種植並建立自然圍籬,以天然手段阻擋害蟲入侵溫室。 製圖/陳證合

「剛來的時候,這邊什麼都種不出來」劉翼銓表示。對農業一竅不通的他只能從頭學起,購買相關書籍、或是向農友求教。「但願意教的人很少啦,大部分的人也只是稍微跟你提一下,你還是搞不清楚怎麼一回事。」幸好後來遇到多位貴人,他們主動提攜後進,甚至有人願意讓劉翼銓去他的農場實習、大方分享務農的秘訣。劉翼銓去年也在花蓮住了一陣子,向當地的農者學習如何種植菇類。透過實際操作,才慢慢練成如今的務農功夫。劉翼銓表示,農業是一個操作的行業,「理論是基礎,實務更重要。」

有了底子後,劉翼銓開始改善農法,他同時在溫室外種植芳香萬壽菊等花草、做成自然圍籬,以天然氣味驅逐害蟲、減緩其入侵溫室,並建立重重屏障,想方設法降低自然農損。他也捨棄農藥與慣行農法,堅持以純淨的手段栽培作物、給客人食用最安心的蔬菜。農場的其他夥伴們也發揮所長,自行設計出一台濾土機器,捨去傳統人工濾土費時與耗神的特性,同心協力下,終是讓內心農場的農務逐漸步上軌道。

配菜方案與耕讀體驗,逐漸打出知名度


內心農場在惜食餐廳販售有機蔬菜。 圖片來源/內心有機農場

太太謝怡雯則善用以前在客戶服務習得的能力,負責對外行銷與舉辦活動。一開始她以餐廳為主要銷售對象,但對方期待農場像超級市場、按照要求提供非當季或是大量的蔬菜;然而農場依循四時運作,每一季能產出的作物有其限制,難以滿足傳統餐廳的需求。

一番碰撞後,謝怡雯決定在主軸放在「在地」,尋找認同「 吃在地、吃當季」的餐廳與家庭戶。藉由多樣化配菜方案,設計不同的價格與蔬菜種類,滿足家庭戶的需求,她也跟餐廳接洽、在餐聽內擺設攤位販售有機蔬菜。爾後更在果菜運銷公司的媒合下,固定每周提供青潭、雙峰、雲海三所國小學童午餐的蔬菜。

同時,內心農場也舉辦耕讀體驗,邀請民眾來拔蘿蔔、採地瓜葉等等,透過實際協助農務,讓客人了解到作物是有季節性的,也讓他們在烈日下揮灑汗水的過程中、體驗粒粒皆辛苦。這樣的做法在當地社群傳開,走出了農業新路、更打出了好口碑。

青農夥伴陳妙怡也表示,在這裡務農找到了踏實的生活,以前身為工程師的她,追求的是績效等外在標準,但在務農時,面對的是自己、是大自然這個母親。「大自然很誠實,你做了多少努力,她就會回應給你。 」她認為當一個現代農夫,真的不輸高科技,因為要去觀察天氣溼度的變化、找到適合作物的規則,悉心照料下才能成為我們餐桌上的食物。

半農半X,一場找回天職的生活實驗


青農夫婦謝怡雯(左)、劉翼銓(右)。 攝影/鄭筠潔

日本人鹽見直紀倡導「半農半X」,也就是一方面過著親手栽種稻米、蔬菜等作物的農業生活維持生計;另一方面從事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換取固定收入,建立個人與社會的連結。

內心有機農場將這個觀念奉為圭臬,四位專職農夫幾乎都非農業出身,有的甚至曾從事高科技、數位行銷等職業,劉翼銓、謝怡雯夫婦倆也各自從陌生領域跨界而來,他們在務農的同時,更結合自己原有的專長貢獻給農場。

未來,夫妻倆除了持續推廣有機農業的理念之外,也要將「半農半X」發揚光大,期望將與土地共生、自我實現的生活態度,藉由耕讀體驗,讓更多人知道。

採訪側記

來到新店中嶺山上,空氣特別清新、陽光也很暖和,在這樣一個離市區一段距離的土地上,一群人齊心協力、透過種田修身養性,也推廣健康農作、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真摯理念。在採訪的過程中,我真切感受到,這座農場的成員們不只是工作夥伴,更像是一個大家庭,彼此扶持、分享,相較商業化的都市生活,別有一番風味。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8則報導
2,263則影音
70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2,954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3,117
推:
0
回應:
0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6,887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5,935
推:
24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3,756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6,236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10,280
推:
2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951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10,038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5,107
推:
2
回應:
0

內心有機農場種菜也種「心」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516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516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