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主制度有改善的空間嗎?
台灣真的是民主嗎?除了投票時有那神聖的一票,其他時候你真得感覺到誰在鳥你嗎?
民主,表面上是在政治台面人人平等。但是中國一句老話「衣食足然後知榮辱」。當我在職場打拼時,雖然給了我神聖的一票,但我並沒能認真的執行我的任務,去選出適任的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員。非不為實不能也,因為上班已超負荷,且認為政治是最大的騙局,不願沾染上手。不上班的時間,就去輕鬆一下,從事食衣住行育樂方面的滿足。就像現在退出職場,朋友最常問我有沒有去旅行?做什麼消遣?提到我現在做的事,大多沒有願意碰!一句話:沒興趣!我想政治議題,容易讓好友反目,也是一個基本原因。
請問如果一個國家高比例的公民不願意碰觸政府施政問題,或有不同意見時,僅是冷漠以對,不願站出來提出建言,「民主」這遊戲真能玩得下去嗎?君不見長久以來的賄選、綁樁文化,當選舉出來的人物,不思如何解決國家問題,鎮日趕攤參加紅白帖,握手搏感情,這樣的民主過程產生的人物,如何能解決你我的問題?當政黨內有從政黨員用良知良能做出與政黨中央不同意見時,則要被黨紀處分,政黨基本上綁架了黨員的自由意志,關閉溝通管道。
兩蔣時代還是父權社會,長輩及長官代表了威望,後輩與部屬只能有耳沒嘴,否則大逆不道。這是造成言論遭到箝制的主要原因,是時代過渡期間的歷史悲劇。科學進步知識快速爆發以後,老輩與長官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如果還要作主發號施令,事情做不成,人和就出問題。但是如果出於善意,尚能得到諒解,如果存為一己私利,就會產生怨戾。溝通的藝術,從未風行,通常是以權利上的角力,尋求平衡點的產生。
已在司法程序中的前總統官訟事件,使我們看到財團在官邸後門穿梭,事情的決定很顯然不是公務機關經由體制承辦人提出、層層審核決定,往往是曲承上意的補程序而已。而民意代表、監察院何曾做到把關的功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