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水災見學之旅
本次見學之旅邀請到的有陳錦煌(九二一重建會執行長)、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呂理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曾旭正(中國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吳美瑋(智邦科技人文關懷中心總監、智邦文教基金會秘書長)、張慧君(智邦人文關懷中心副秘書)、許哲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主任)、蘇正國(中國時報南部特派記者)、李永展老師(桃園縣城鄉處處長)、蔡培慧老師(世新社發所助理教授)希望藉由深入災區與民眾直接對談,了解現狀,也能發揮各自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協助民眾家園重建。
第一站來到旗美社大,陳錦煌醫師分享了九二一大地震的救災經驗,認為在公部門重建步調不一,缺乏橫向溝通及串聯的部門,資源也沒有統一窗口進行分配,導致部落與部落之間針對外來的關懷反應不一,是目前八八災區重建最大的問題,也期許旗美社大未來可以逐漸彌補這樣角色的不足。
與八八再造聯盟幹部座談,如何讓主事者聽到災民真正的需求,是幹部們普遍遇到的問題,作秀還有急救章的處理,甚至把就把重建的意義簡化成只需要把災民集中到平地永久屋的草率做法,都是讓災民逐漸對外來援助失望的原因,聯盟幹部也都希望能有方法,讓上位主事者能真正理解災民想原鄉重建的心情。
六龜重建關懷協會是八八災區動員最快的一個組織,三個月的時間就開始發行社區報「荖濃溪望」,也成立志工隊。現在積極運作的有社區工坊計畫,從產業面出發,藉由販賣、展示、傳授特殊的手工藝,一方面是為寶來未來恢復觀光做準備,二方面希望社區產生動力,不在消極面對未來。現在重建協會最想做的就是如何策動社區,讓社區產生想法,進而願意為重建做些什麼。「重建的定義應該是去找出需要的方向,而非恢復原本的樣子,未來還要繼續留在這個地方的前提就是要學習如何與土地和平共處,像有機、無毒農業的這些概念是需要被推廣的。」六龜重建關懷協會的總幹事李懷錦這樣說。
八八水災發生到2月3日,已經過了165天了,到處都還在進行工程,但四、五月的汛期即將來臨,工程品質是否能抵擋的過再一次的大水,令人擔憂,如再次發生水災,民眾也需要學習因應之道,因此,二次災難的防範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