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恢復傳統 找回族人的榮耀 (偏鄉學習綜合報導)

2020/07/24 17:24
12,304次瀏覽 ・ 7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檢舉

偏鄉學習 烏來 傳統泰雅族地機織布班 綜合報導

恢復傳統 找回族人的榮耀

新店崇光社大這學期透過【烏來原住民編織協會】,規劃了六週(6/6~7/11)【傳統泰雅族地機織布】的課程,歡迎大家一起學織布。

新店崇光社大 主任秘書 -  江紫茵 

我們怎樣來讓原住民他可用他自己的文化資產來做創生,希望透過織布的課程與學習,讓泰雅的原民,穿著我自己織的衣服和族人自己感覺到的榮耀,重新走在烏來的街上,讓別人看到他的價值存在。這也是社區大學它在地方上,其實我們必須要做的一個公共性的使命。

烏來原住民編織協會 理事長/台北市及新北市部落大學講師 - 彭玉鳳

崇光社大希望能夠加入一些原住民的技藝,地機這方面的教學。我們這邊大部分都是新人,都沒有織過的,所以有漢人、有原住民,甚至於遠從宜蘭來這裡學習,大家都很認真,我們還是會繼續再努力,希望是說能夠推廣我們原住民這個技藝的文化。

透過傳統織布技法,基礎、認識、學習,讓我們來聽聽學員們在學習路上的心得與收穫:

學【織布】讓我的人生更圓滿 – 鄭穎芝 (76歲 漢人)

織布是很棒的一件事情,我覺得還蠻有挑戰的、蠻好的。我會很享受我自己內在的感覺,很寧靜,然後很專注。

我很驕傲的覺得,我比別的某些女人厲害,因為我還在學,我相信我會學會,我是很認真的。

我也知道我的頭腦在退化當中,但是沒關係,人家學得快,我慢慢來。我應該再學一點新的東西,給我一個腦力刺激和建立一個信心,然後,我的人生會更圓滿。

媽媽的布 我來織 – 張開鵬 (宜蘭泰雅族大同鄉人 宜蘭縣原民事務所承辦員)   

就蠻感謝玉鳳老師,因為我們是玉鳳老師第一批的男生,在六週裡面,我覺得收穫最多的就是我把兩塊布都織完了,也知道怎麼從開始到最後,也完成我的作品,就蠻開心地。

我第一個願望,就是要織一塊布給我媽媽,雖然我外婆的布,我媽媽都沒有留下來,但是我想說那我媽的這塊布就由我來織,我終於圓了這一個夢。

未來我想繼續學織布,繼續在宜蘭要再學高機,做傳統織布,有機會來做織布的文化傳承的工作。

織布與織藝 – 林冠瑾 (烏來泰雅族 政大民族系碩三)   

我本身是對於這種歷史故事或是傳承,意義上的層面比較有興趣啦,那我對手工藝這種技術上的東西,比較不懂得。

我在學習的時候,最大的困難就是那個(整經)織布的這個技術。

所以這已經是我的第三件織布-地機織布,我其實是織到第三件才知道自己在幹嘛,希望之後能夠愈織愈好。

今天是七月十一日,我終於織完了我第三條地機(織布),但是我這一次比較知道要怎麼讓它變平平地了,朝第四條邁進。FIGHTING!YEAH~

未來希望我可以織到十件,也希望我論文可以趕快畢業。

從織布中尋找生命的連結 – 潘貞蕙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部落的泰雅族 烏來泰雅族民族博物館文專人員)   

每一個人學織布有不一樣的動機,有的人是為了想要傳承傳統文化,有人對文化這一塊其實還不是那麼理解。對於傳統這塊跟我們生命的連接,不是為了要有特別的使命或是什麼,只是希望說可以繼續透過這個制度,去了解我們自己跟生活的關係,然後去認識自己。

織了這幾塊布之後,最大的困難是我們整完經要移到織機,怎麼去調整那個線的鬆緊和你跟你的身體鬆緊度,我覺得是最難的。因為我每次都會出錯,我到目前我還沒有辦法自己去調整…

以上詳細個人專訪,請看 「偏鄉學習」 系列報導。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公民新聞社

公民記者  明華  烏來 採訪報導

烏來環山路82巷45號2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