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抽象「製造」親子樂onTV

嵌入:
文字-A A +A

【公民記者陳映璇/台北市報導】絢麗的燈光搭配輕快的舞步,吸引台下的大朋友與小朋友看的目不轉睛,這裡是台北市的榮星花園。鄭南榕基金會結合劇場、市集、繪本與闖關活動,在7月11日舉辦「自由製造」親子同樂會邀請「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演出《沒有名字的動物園》,將硬性的「自由」議題轉為趣味的親子劇場。

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 導演 劉銘傑 :「希望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概念就動物園是被關住的這個狀態,他們可能忘記自己的叫聲這件事情。這些動物在過程當中,就會慢慢找回自己的叫聲,當你有任何不滿,或是當你有任何想法的時候,你可以發出一個聲音,這麼直覺的一個方法,讓小朋友知道的說,其實自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

年代差距下的教育

藉由親子互動劇場,打破傳統教育上的框架與不足,讓小朋友學習看見他者的處境、培養同理的能力,提供孩子自由人權價值萌芽的種子,是現今這個世代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對於出生相對在保守年代的家長來說,彌補公民素養的空缺,成了教育的關鍵。

家長 賴盈燕 :「我們這一代在成長的過程包含在求學,其實都是在本土教育或者是在公民素養,這一代都是被跳過的,那是一個非常可惜的空缺。所以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利用現在多元的人權活動,然後讓自己變成是可以彌補過去那個空缺,然後也可以跟小孩一起成長的家長。」

「自由製造」還是「製造自由」

社會循序漸進的改變,自由人權的議題從字句不提的觀念轉為稀鬆平常的話題,透過多元的傳達方式,填滿自由本身的抽象意涵,讓小朋友尋找自己對於自由的想法,拉近了自由與孩子距離。

《自由製造》其實就是希望提醒大家,我們開始思考說,是我們去製造自由還是自由製造我們。自由是得來不易,那我們因為有這份自由,可以這樣做這些劇場,然後可以來參與這些議題的活動,因為有自由我們可以享受我們的日常。

從台灣歷史的痕跡,了解自由是透過爭取得來並非永遠存在,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消逝,爭取的人,漸漸離去,留下自由這塊寶藏。而在未來也許自由也有消失的一天,生活在自由時代的人們,應該要慎重看待,享有自由的同時也需要珍惜。

記者 陳映璇在台北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20.07.01

Cindy Chen

加入時間: 2020.07.01
3則報導
3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12

重返五零年代的時光咖啡廳

2020-07-29
瀏覽:
2,303
推:
105
回應:
0
2:10

街頭模擬法庭 體驗陪審制

2020-07-23
瀏覽:
1,871
推:
18
回應:
0

「自由」不抽象「製造」親子樂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8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8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