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可以吃的餐具 環保與方便兼顧

2020/06/07 11:00
3,660次瀏覽 ・ 3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標一: 環保意識抬頭   可食用餐具興起

OS:環保署在108年5月起 提出限用塑膠吸管政策,這項政策也帶起了使用環保吸管的風潮。但傳統環保吸管的清洗問題以及方便性使消費者在使用上感到些許不便。另外,在大眾認知裡相對環保的紙吸管也不易回收處理。而現在就有業者推出可食用吸管。

 

標二:可食用餐具 方便與環保兼得

OS:可食用吸管除了可以食用外,丟了也能自行分解,接近百分之百不危害環境。而在台灣較常見的可食用吸管是由米、水、鹽、油所製成的米吸管,它至少能在冷飲裡泡3小時而不會變的軟爛。

環保米吸管業務經理Jane:「很多產品它是標榜它可以分解,但其實它裡面有添加一些化學的產品,等於它只能分裂它不能夠分解。環保米吸管它就是化成米水,是真的可以(百分之百)分解的產品。」

記者:「它(米吸管)有特別的味道嗎?」

民眾黃同學:「它不會影響飲料本身的味道。」

民眾張先生:「(米吸管)就跟一般吸管一樣。」

 

標三:使用率不普及  環保意識需培養

OS:可食用餐具在未來可說是一項趨勢,但因為成本相較於其他吸管來的高,所以使用率並不普及,在推廣上仍需要一段時間。

餐飲業者羅堃:「目前的話我們在店內使用是沒有(在產品上)再增加價錢。那直接把價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我認為應該是要再花一點時間的。我們應該是要一起培養這個使用環保吸管的概念。」

結語:除了可食用吸管,市面上還有其他 像是這一套要價60元的可食用餐具供大眾選擇,期待有一天,這樣的餐具也能夠成為主流,減少地球的環保負擔。

記者 楊念真 莫曼君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