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是社會安全感的追求,不是加大社會控制的樣貌』

文字-A A +A

2020年,是一個近代人類發展變化的關鍵,因為武漢肺炎的疫情,席捲全球,也讓台灣國內社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目前疫情已有所控制,成為台灣的驕傲。也許大家還沉靜在成功防疫的信心以及國際社會給台灣多少的肯定中,但審度整個社會的現況,也已出現一些變化,關切台灣社會的未來,值得我們進一步檢視。

對立的防疫思維持續讓社會對立,如果用嬰兒比喻台灣,我們發現,容忍不同的照顧者在時間或空間上的缺席,只要大家目標一致,是可以建立信任的基礎的,因而照顧者間就會產生信賴而又獨立合作的價值,比較願意嘗試從互動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嬰兒和照顧者都好。

但如果因為時間、空間的不明確,社會就會缺乏本體的安全感,讓人與人互動少做「本質」探詢,讓社會與論的對話,將防疫與經濟觀光站在對立面思考,不少相互傷害的論調出來:「有些人就是要疫情擴散,也還想做生意!」、「平常就賺夠了,你怎麼還這麼貪心不配合防疫!」、「我都已經配合政府停止表演收入,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想賺錢卻不配合防疫!」這些酸民的表達,若不予於制止,整個社會人民間就會持續產生焦慮,而使得人心疏離,因而產生各種奇怪的想像,像是一把刀,割裂社會對於生活面對的溝通。

單一標準的社會控制方式的推動,是可以有效控制防疫,可是於生活獲得訊息的其他社會的需求,卻被忽略了。因為疫情的關係,社會的互動只有統一窗口和統一標準的社會氛圍,再加上防疫規定的社交距離,使得實體的互動減少,及更加依賴網際網路與來源單一的生活資訊。而且人們變成習慣選擇遠離人群的活動場域,更強化單一性個人娛樂的資訊取得和從媒體獲得資訊辨識疫情的風向,容易讓虛擬的操作面變得更加容易,於是造成社會無法因此而合諧溝通的培養,因而增加對立面。

而且於疫情中,與疫情發展相關的資訊變多,因而壓縮其他切身的生活訊息,及社會當下需要關懷和了解的消息減少許多,使得越來越導向同溫層的消息,異常持續地散布,忽略了更多不同的社會屬性和多元的聲音,這些都是擾亂與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如國家未來發展需要全民討論的「國土規劃」、「社子島都市計畫」、「各市政施政狀況」等議題,就受到新聞的蓋台,看不見相關的討論。

而疫情的發展也加速網路帶動真實世界看似5G前景,以虛擬情境來發展個體的表現,加速了網際網路在生活中的巨大影響,外送、視訊、虛擬、甚至網路串流的加速依賴,可以說已經因為疫情而往前快速進展。

各家布局人類社會行為的網路事業,已經蠢蠢欲動,這當中各國也準備加大社會監控、加強金流與資訊的控管、利用大數據插入控制權力的大量介入,人民因為支持疫情控制,監控害群之馬的各項與論,就可能助長這些看不見的力量發酵,導入各種影響力。

疫情應該是提升公民素養而非讓公民自我審查疫情的恐懼,但社會的變相攻詰,已促使人民開始加強自我審查的訊號,深怕自己變成疫情缺口、變成全民的公敵。再加上社會導入「逆時鐘」一詞的定位,馬上變成人民口中的字字經典,就容易造成言論控制變得更加單一驗證,並阻止其他討論與思考的出現,成為一種恐懼的操作。

社會仍在恐懼中微笑,持續操作焦慮,讓人困惑。將因時間、空間的不明確而恐懼,社會便舉足不前。也可能使社會陷入泥沼,讓疫情成為政治操作、權力操弄的民主破口。試問台北每天人潮聚集的通勤,大家戴著口罩讓防疫強化,而這些人戴著口罩的人們於連假期間到各觀光景點戶外走訪,卻會變成防疫破口的謬誤,讓人啼笑皆非。

促進社會安全感並非只有加大社會控制和相互公詰、消滅公敵所能達到的,當任何言論被冠上反防疫的標籤,都請大家要再三思考,這當中有無控制操作?立即對制,才不會落入跟風的霸凌助長和削弱言論自由的歪風。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2.01.09

尊懷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12.01.09
106則報導
11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防疫是社會安全感的追求,不是加大社會控制的樣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2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2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