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河 結合書香傳遞護理知識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吳怡節、陳明萱/新北市報導】沿著樓梯走上二樓的書店,可以看見詩人創作的玻璃詩映照著河岸風景,而一旁擺放三櫃護理及心靈健康的書籍,這裡便是無論如河書店。四位創辦人都擁有護理背景,將自身護理的專業與書店做結合,期盼更多人對護理有更深層的認識。

無論如河店內環境。 攝影/吳怡節

從有河book蛻變為無論如河 改名再出發

無論如河書店的前身是「有河book」,創辦人686和隱匿都喜歡看書和寫作,686寫影評,隱匿寫詩集。創辦人隱匿兼具詩人的身分,詩集就有三櫃之多,而店內的玻璃詩也是書店重要的特色。就在有河book邁入第十一年之際,由於隱匿癌症復發,書店於二O一七年十月底結束營業,原店易手給無論如河經營。

無論如河是由四位有護理背景的店員阿勇、秀眉、雅鈴、小綠共同接手,為了經營書店,其中阿勇辭職護理師擔任全職的店長。秀眉是精神科的護理老師,具備心理及精神科的護理專業,同時也是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的創辦人。雅鈴是非常資深的加護病房護理師,小綠及阿勇則是秀眉精神科實習的學生。四位也曾都是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的理事長,他們看見台灣護理產業環境的侷限,想藉由書籍來傳遞護理知識因而接手有河book。

無論如河於二O一八年開業,店內的空間不大,在露台與書架間有一大面落地窗,會邀請詩人書寫詩句,這是承接有河book的玻璃詩。 店裡的選書有三千餘本,大多是接手有河book的書,關注電影、歷史、華文創作以及承接了隱匿的三櫃詩集書。選書上與有河book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有河是以文學創作及藝術為主,無論如河則是主打以身心靈健康與護理議題的書為主,身心靈健康、護理議題就足足有兩櫃之多。身心靈健康的選書有面對死亡、情緒管理及人格相關等議題。護理選書方面有精神病患、護理產業環境、長期照護及高齡長者等相關議題。

承接有河book的玻璃詩,不定時邀請詩人書寫詩句。 攝影/陳明萱

無論如河 積極關注台灣醫療環境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在107年3月底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隨著社會人口老化、急重症增加,醫療照護需求日殷,但近年國內醫療照顧人力卻不增反減,醫護人員的重擔已沈重到難以負荷。秀眉表示「台灣的醫療環境下訓練了許多優秀的醫護人員,背後的原因是醫護人員長時間被訓練如何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在這種血汗勞工的體制下,也造成許多醫護人員不堪負荷而輕生的事件頻頻發生。」為了改善此體制,除了開設書店,秀眉另外創辦了基層護理產業工會,招集護理人員一起上街爭取自己權益。

「我們看見了台灣護理環境的惡劣,在零存款的情況下,無論如河的成立也是個偶然奇蹟,就是希望大眾能透過書店更瞭解護理產業環境與護理知識。」無論如河創立至今已舉辦超過兩百多場的身心靈、護理等相關活動,其中一場「我們與護病比惡法的距離」,便是在細探台灣醫護人員人力嚴重不足及法條的漏洞問題。護病比對於病人的安全及護理師之身心靈都相關重要,其指的是一位護理人員每個班別直接照顧的病人數,台灣目前規範的護病比為「全日平均」護病比,意思是三個班別平均起來照護的病人數,而人力的部分包含了護理長及工作滿八小時的護理人員,因為算的是「全院平均」護病比,沒有算「各單位」護病比,這樣的換算機制讓人質疑其合理性。無論如河希望能透過相關的講座,帶大家認知到更深層的護理議題。

無論如何所傳達之理念。製圖/吳怡節

透過談話交流 散播理念與溫暖

成立無論如河的初衷便是希望透過接觸人群,在行動場域上能實踐其信念。店內非常歡迎客人與員工聊天互動,也會盡量記起每位來過店裡的客人們。阿勇提及「透過對話談心可以觀察到許多細節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把他們當作朋友般得對待,理解其需求是什麼。」希望來到這裡的客人除了認識到護理產業,也能感受到無論如河對待人是有關心有關懷的,讓這個理念在書店裡繼續流傳下去。

店內門上掛著彩虹旗。 攝影/吳怡節

採訪側記

採訪當天一直尋不到此書店,找了許久才發現原來是在老街上一棟很不起眼的公寓二樓,而招牌也被許多霓虹燈給遮擋住。走進狹隘的樓梯到店內,才發現書店內佈置得好溫馨,就像是老街上的世外桃源一般。隨意地和阿勇聊起最近失眠的困擾,卻意外的獲得了阿勇專業的護理建議,告知我平常的生活作息與飲食都和失眠息息相關,這樣的療癒書店真的讓人感到他的溫暖。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1,722
推:
1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464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338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139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425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120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800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9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955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96
推:
0
回應:
0

無論如河 結合書香傳遞護理知識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