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型態改變,台灣許多傳統產業日漸沒落,在台南關廟龍崎一帶,竹編工藝在當地傳承逾百年,然而如今卻同樣面臨著被取代的命運。 百竹園園長 張鈞博: 竹子會沒落它有幾個原因,從最早開始它其實是被籐業所取代,在關廟的時候,它其實是被籐開始興盛的時候竹就被打壓,籐慢慢的又被塑膠去打壓之後,就竹跟籐都一起消失掉了。竹子是現在很盛行的環保素材,從我們吃的竹筍,到做為建築的材料,能廣泛運用在生活上 百竹園園長 張鈞博: 在台灣以外,在世界各地竹子的使用是越來越多,因為它其實這個材料很環保,所以它也被大量的用在製作建築,其實我們台灣發展建築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說我們現在大家還是喜歡鋼筋水泥,所以竹子做的建築變少,那其實像竹子做的建築,在國外目前反而是一個新興的一個顯學。由於當地的老一輩,經歷過竹編產業的興衰,都不鼓勵下一代再繼續從事這項工作,導致竹編技術的傳承無法延續。為了讓竹編的生產鏈繼續運行,現在漸漸轉型為客製化接單,結合在地老師傅的手藝,讓顧客能夠買到品質好的商品,也能延續竹編產業的發展。在文化技藝的保存上,台南市文化局在去年底首度舉辦,為期兩個月的空山祭。無論是客製行銷,創新教學,又或者是舉行展覽,為的就是讓大家能夠看見,在龍崎這塊孕育竹子的土地上,還有更多值得我們去延續的文化。
記者 吳語羲 柯俊瑋 採訪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