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攻頂的價值能與寶貴生命相比嗎?網路揪團登山得三思!

文字-A A +A

登山攻頂的價值能與寶貴生命相比嗎?網路揪團登山得三思!

 

※ 生命彌足珍貴,不管從事任何戶外活動,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在歡樂時,朋友會認識你;處患難時,你會認識朋友。山不存心殺人,也不存心討好人。一旦陷入困境時,山,頓時會出現一種令人敬畏的威嚴。此時也許有些人會在這次山行中轉身離你而去? ※

 

曾經不只一次,百岳老查一再呼籲你想登山、喜歡登山、也上了山,你不應該完全「拿香跟拜」,只要跟著前人的步伐亦步亦趨般的走著即可?你應該突破一些限制,好好去充實一下有關山及登山的一些觀念與技能,一技在身,走在山徑上會覺得踏實許多、安心許多,只有自己所充實的體能、常識、知識、觀念、技術,甚至是面山的正確態度,是別人拿不走、搶不去的,更是入山後「安身立命」的憑藉!語云:「授人以魚(吃魚),不如授之以漁(捕魚)。」你愛山愛登山,這些登山的ABC你要懂、要去懂、要很懂,如此之後的每一次登山,都會讓你有「如魚得水」的感覺,更可以讓你對山、對登山的價值觀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身為領隊嚮導的你,要利用機會適時來個機會教育,將登山的一些知識觀念乃至於技巧,在平常的山行中傳遞開來,讓更多的山友除了欣賞美景之外,還能吸收一點登山「學問」,久之必有大用、必能大用,入山的你,不應該拒絕學習!

日昨(2020.04.14.)報載,一支網路揪團8人組的登山隊伍欲用6天時間走完中央山脈「南二段」,其中人稱「阿好姐」的黃姓女領隊(主揪)卻在塔芬谷至轆轆谷山屋間這段山徑上失聯,同行隊友趕緊通知家屬並向消防局報案,啟動山難搜救機制。據悉是黃姓女領隊嚴重掉隊又不慎摔跌邊坡腳受傷,獨自又在森林裡過夜(雖有寒流,但天氣還不致太差,否則後果堪慮),隔天幸逢晚一天入山的另一支隊伍協助(蝌蚪協作幫她揹背包),才勉強挨到塔芬谷山屋(身體受傷但勉強可以走路),人在抵達塔芬谷山屋,竟然見不到同隊的任何一位隊友(他們已經往前推進了),後於當晚7點又與家屬取得聯繫(黃女身上有帶衛星電話,該協助之隊伍在確認直升機派遣後才又啟動該隊後續行程),於隔天(0414日)一早順利被直升機救下山送醫。只是,「黑鷹直升機今晨馳援,抵達不見其他隊友,獨留黃女在山屋待援,訝異不已!」這個情節就離譜了、嚴重了,一個隊伍卻不顧後面落單的隊友,有一說是「要趕緊下山求救」!即使如此,7個隊員都一塊下山求援?有這麼扯的事嗎!報載說「雖然是同一個登山隊,彼此熟識度不足,沒有人願意留下來陪伴。」這就是關鍵,而且是致命的關鍵,萬一該落單傷患命喪於途,你這7個隊員除了良心的自責之外,可能會有點麻煩?(不一定有法律責任,但法院得跑幾趟?)

不管是登山社團招攬的隊伍,或是網揪自組隊皆同,「團進團出」是最基本的要求,若因腳程差異太大或發生意外而無法做到「團出」時,也要有適當的分組,各自去遂行一些分工上的事宜,企求將可能的傷害降到最低!一個團體的領導出事了而無法正常指揮隊伍時,團隊中立即要共推出另一領導,好好重整隊伍繼續遂行其他必要的因應作為,才是正道!山域如戰場,山域裡的每一位登山客都「要好好活著。」其前提是登山隊伍中的多數人要具備這種「絕處逢生」的本事與觀念,否則「災難來時各自飛」,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災難?欲深入崇山峻嶺去攀登,豈能不審慎將事?更不可以胡亂組隊,烏合之眾幾乎不可能發揮團體戰力?

在高山縱走行程中,「遺棄山友」將是何等嚴重的事?其中,有叫身體不適的隊友自行撤退;有叫輕傷的隊友在原地等待,其餘人員繼續攻頂行程;有叫出狀況的隊友自行待在山上等待救援,其餘人員下山報案返家?類此扯事在登山界偶會發生,最典型的要算2012年1月底,發生過類似的「南一段」自組隊,有一余姓隊員生病無法繼續行動,隊伍卻將其與另一隊員留在山上待援,不幸余員卻命喪南一段,其他5名隊員事後都被檢方依業務過失致死起訴,理由是登山隊是危險共同體,遇到隊友不舒服應該要積極求救!雖然後來法官認為,5名被告「不作為」是否同時符合「過失犯」及「不作為犯」之要件,如有其中一要件不合即不成立,亦無從以刑罰相責。被告因空間之限制、救助能力及工具之欠缺,均不具防止余員死亡結果。據了解,這5位被告說,「大家各自繳費登山,體力、耐力均不錯,各自可以完成登山,否認犯行。」山友們,這種登山、這種登山隊伍、這種登山心態,你敢與之為伍嗎?

登山出意外且身旁又無其他人員時,最要提醒自己應該保持冷靜,不可躁動而輕視此時山域的可能殺傷力?「沒有人想到可怕的考驗正逼近,沒有人料到在長日將盡時,每一分鐘都是生死交關。」登山的團隊裡,不該是烏合之眾,那怕是網揪亦同?因為誰也無法預料出問題的會是誰?將心比心,設想該出問題的是你,你希望隊友此時怎麼協助你脫困?每一成員都有這個「登山隊是危險共同體」的共識,還會有人「自顧自地離開」嗎?

~ 百岳老查 2020.04.20.

 

附 記:

越來越多的人越想親近山林,適逢政府「向山致敬」,全面解放山林的政策催發下,很多山友發現自己是如此地渴望登山,越渴望在山上找到生活裡所找不到的強大慰藉。而跟著團隊走是最常見的登山模式,而網路揪團也正流行著,正因為如此,有些山友誤認總會有人照應,以致經常會疏忽掉危機意識,偶會有大意或便宜行事之舉,而亂了步數,造成意外,此時,山可能就會趁隙給你一擊?而這一擊極可能會讓你「重組人生」?試問,你有承受這一擊的能耐嗎?在攀登高山時尤其是像聖母峰這樣的大山,人們實在無法苛求道德尺碼,自救才是唯一的出路?本照片引自2017.06.07.光華網。是42歲的英國退伍軍人賓斯(Leslie Binns)他在挑戰攀聖母峰時,在最後攻頂剩500公尺處,卻突然聽到有人尖叫滑落,他當場決定放棄自己的目標,回頭去拉這位32歲的印度女登山客哈斯拉(Sunita Hazra)一把。賓斯發現該女登山客的氧氣瓶已幾乎用光,知道她隨時有生命危險,因為這正是許多登山客送命的原因之一。賓斯趕緊告訴雪巴人嚮導不攻頂了,並立刻把備用氧氣瓶給哈斯拉用,帶著她下山。他的英勇事蹟也吸引多家媒體報導,他謙虛地說希望能幫更多人,並強調沒有一個登頂的價值,可與寶貴的生命相比。

百岳老查回應01:

已故的國學、佛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靠自己,自助則天助。自己保佑自己,上帝才能保佑你,一切來自自力。」這是自助人助的簡單道理,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大自然也有無數法門,任何一個法門也許可以引導你達到某種境界,只是想得道成佛、想要在山林中快樂似神仙,唯有靠自己,靠自性、自修來自度。任何妄想在最困頓危急的時候會有人拉你一把、或助你一臂之力者,實在太不切實際也太不可靠了!光肖想別人協助你,而你卻不努力,無法把手伸出來,即使別人想拉你一把,都可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山友們,登山不要老是寄望別人能拉你一把,而是期許自己能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拉他人一把!  百岳老查 2020.04.20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6.02.04

winda tsai

加入時間: 2016.02.04
737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登山攻頂的價值能與寶貴生命相比嗎?網路揪團登山得三思!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8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8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