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要基改作物■無米樂無基因改造農區
■台灣不要基改作物■
台灣不要基因作物更正為台灣不要基改作物
台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表示,今年(2009年)10月衛生署預告基因改造稻米需辦理查驗登記,引起輿論的撻伐;隨後農委會澄清政府採購進口食米招標文件明確規定不得含基改成分,且基於國內生產環境與消費者權益,農委會不會開放基改稻米。我們已經看到開放進口基改稻米的可能;而無基改農區的成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合辦單位代表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胡雅美表示,基改作物是不存在於大自然的作物,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難以評估,為了環境的永續,農友應拒絕種植基改作物,也很高興台灣在保護農業產地層面再跨出一步。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陳秀枝指出,在科學無法釐清基改作物對消費者健康的疑慮之前,消費者絕對有拒絕食用基改食品的權利。台灣已有三個無基改農區成立,未來若進口基改稻米或開放種植基改作物,可保障消費者購買安全的非基改食品的權利。
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則表示,去年(2008年)在花蓮富里成立了全台第一個無基改農區,今年苗栗苑裡的山水米和台南後壁兩地亦宣誓拒種基改作物,可保有台灣米在國際上的優勢,讓農民不因此在外銷上受阻,與國際的「無基改農區」運動接軌。
被稱為「第二次綠色革命」的基改作物,全球種植10多年以來,雖然面積不斷攀升,但也造成日本、歐洲等許多國家消費者以及農民的抵制。原因在於基改作物之技術及市場往往由大企業掌控,讓科學家無法從事獨立科學研究以增進公共利益,便以解決糧食生產美名大肆推廣與種植。已有諸多研究顯示,基改可能造成環境及人體健康嚴重的衝擊,包括增加除草劑使用量、基改動植物由人類養殖(植)區流入大自然中成為強勢物種,繁衍出大量的後代,而使野生物種滅絕,破壞自然界的多樣性,及恐活化人體致癌病毒等;負面衝擊已逐漸得到證實。
2006年的基改稻米601污染事件造成美國及許多稻米進口國的恐慌。當時在阿肯色與密蘇里兩州的稻米榖倉取樣,發現其中竟含有未經核准的抗除草劑基改稻米LLRICE 601。另外,中國大陸湖北早在2003年即開始種植試驗室外流的基改稻米,2005年時發現包括香港、北京等地的食物中出現基改稻米,而歐洲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米粉和其他米製品裡也出現基改稻米成分;造成美國與中國稻米出口的巨大損失。日前中國大陸亦表示將通過基改稻米的生物安全評估,可能在未來幾年開放大規模種植基改稻米。
有鑒於基改作物的風險,在2003年11月西、希、法、英、奧、義、德歐洲7國10個地區的農業首長共同宣告成為聯合無基改農區。目前歐盟共有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