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烏坵奇女子 高丹華

2009/12/29 21:53
9,376次瀏覽 ・ 3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張婷婷/雲林報導】

  高丹華溫柔的聲音加上賢妻良母的外型,讓人很難聯想其人生的起伏異於一般傳統女性。她於1998年烏坵核廢 料事件從護士身分轉而投入社會運動,並在游錫?擔任行政院長組閣時,被提名為金門馬祖地區五十年來第一位女性專任省府委員,是唯一出自離島且沒有背景的委 員,關心社會議題的高丹華近日投注於虎尾眷村拆遷事宜。

   高丹華關注社會運動,從護士身分轉而成政府官員,而後考上公職,高丹華說:「弱勢地區越需要好的公務員。」現在,高丹華在雲林縣當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她 依然以行動來關心社會議題。從自己的家鄉烏坵開始,高丹華為了保護文化資產,在金門當地甚至台灣本島,發起及策劃烏坵「百人登島」、「毋忘在金」金門文史 田野調查等活動;也出了「二年級美少女」、「發現烏坵嶼」等書,高丹華近期投身於推動雲林虎尾建國眷村的保存工作。地處田野間的虎尾眷村分布方式不同於台 灣其他眷村的集中區域,一塊一塊散落在田野間與台灣農村文化息息相關。此地原先有台灣人居住,日治時代居民被要求搬遷,當時日本人共建設四個日本空軍眷 村,如今只剩一、二兩村未被拆除,當年被遷走的老居民至今還是相當懷念以前的家。其日式建築、眷村裡的諸多故事及特色文化,讓高丹華有深深感觸,覺得這個 文化資產應該被留下來,因而發起虎尾眷村保留運動。高丹華先從策畫廣播劇開始,結合眷村居民的故事,至今已出了一本畫冊及播出3集廣播劇;高丹華也於 2009年9月26日策劃虎尾眷村活動「竹管厝之里長伯要回娘家」,同時身兼現場主持人。高丹華是烏坵人,但卻為雲林地區的文化保留做了不少貢獻,她不吝 惜的關心與付出令不少人印象深刻。

照片

虎尾眷村的保存工作是高丹華近期關心的議題。圖片來源/高丹華提供

  烏坵是高丹華的家鄉,烏坵位於金門、馬祖中間,緯度和新竹接近,目前島上常住民不到50人,軍人多 過居民,且至今還是軍管島嶼,非當地居民進入烏坵必須向國防部申請許可,交通也只能靠軍方船隻,居民生活機能相當仰賴當地軍方,連電力都靠軍方發電,並非 台灣電力公司供應。當年因為烏坵醫療缺乏導致高丹華胞弟不幸去世,成為她報考護校的主因。在台北第一女子中學擔任護士時,台灣電力公司欲將核廢料最終處置 廠設於烏坵,因此到了烏坵探勘,高丹華氣憤地說:「怎麼會在放核廢料的時候才想到我們呢?我們連他們的電都沒有用啊!」高丹華開始為自己的家鄉發聲,此事 因此引發社會關注,種種輿論壓力之下,台電最後放棄設置處置廠,發給烏坵鄉公所一億探勘回饋金,高丹華一家人一毛也沒領,以表對此事的不滿。

   經過核廢料事件,高丹華「守護家鄉」意識漸漸強烈,加上父親的遺言:「烏坵燈塔為何不發光?烏坵交通為什麼這麼不方便。」她毅然決然踏入了社會運動的行 列,主動關心弱勢族群、保留文化資產,不斷地關心社會議題。為了讓烏坵不被遺忘,2007年高丹華發起了「百人登島」的活動,訴求「讓烏坵解嚴」希望政府 注重烏坵現在處境,此活動讓更多人踏上了烏坵嶼,是一創舉,儘管過程屢遭刁難,但高丹華仍然認為相當值得。而烏坵醫療缺乏也讓高丹華持續爭取當地居民和軍 人應有的醫療照護。

  對於未來的路如何走,「退休後回烏坵。」心繫烏坵的高丹華說。走過半世紀的人生,不同於一般傳統女性安逸的生活, 高丹華經歷了社會運動、離婚等人生路口,在關心烏坵的過程中也曾當著總統的面請總統救救烏坵,即使當了政府官員,也以社會議題為優先考量,人溺己溺的精神 造福了許多弱勢地區,原先就關心弱勢議題的高丹華,在未來還是會持續關心弱勢族群、盡一己之力保留文化資產。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