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報記者 沈家卉/台中報導】位於台中縣大甲鎮的鐵砧山風景明媚,當你來到這裡遊玩時,你可能會注意到鐵砧山上遊客中心旁有一間蓮心咖啡小站,裡面一群身心障礙者內外不斷穿梭忙碌,這是台中縣專門為身心障礙者所設立的第三家「庇護商店」。
位於鐵砧山的蓮心咖啡小站是由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所補助設立,成立庇護商店的目的就是要訓練身心障礙者的謀生能力,加強他們的職業競爭力,使他們可以自給自足,不用一直依靠家人的幫助。
在「庇護商店」內,身心障礙者就是所謂的庇護性就業者。目前蓮心咖啡小站裡有十八位庇護性就業者以及三位輔導員。輔導員負責指導和照顧庇護性就業者,協助他們在蓮心咖啡小站裡從事餐點和飲料的服務,這些庇護性就業者在店裡擔任服務生居多。
在蓮心咖啡小站工作的身心障礙者沒有年齡限制,年紀最大的已經三十五歲。教導一群身心障礙者是一件不簡單的事,一定要有極大的耐心和信心,負責指導他們的輔導員劉瓊雅說:「這些孩子他們的反應能力比正常人慢很多,很多事都要一講再講,有的孩子教了三年也是依然教不會,有時候還會鬧脾氣會大哭大吵,還有過動的孩子一直在店裡跑來跑去,今天早上剛給他戴一頂帽子,他下午馬上就給我弄壞了。」
帶領這些身心障礙者很像在帶小朋友一樣,面對一群抗壓性低的人,劉瓊雅表示,帶他們六年了,對於什麼人要用什麼方式溝通已經很清楚了,像自閉症的人就是罵不得,越罵就越會造成反效果,現在已經不會像之前那樣手忙腳亂。
家裡有身心障礙的孩子,最擔心的就是父母,即使當他們踏入職場工作時還是會不放心,劉瓊雅表示,一開始有的父母會來看他們自己的孩子上班,因為有的身心障礙會待不住一直想回家。在這裡工作的馬幸彥說:「媽媽一開始都會來這裡看我,我在這裡工作已經六年了,有時候媽媽也還是會來看我,現在我在這裡工作很開心,每天早上在做便當時我都會幫忙綁橡皮筋。但是有時候做錯事情時會有一點點怕,怕會被老師罵。」
一般來說,身心障礙者在高中畢業以前都是由政府照顧,劉瓊雅表示,一旦畢業後,很多身心障礙者就不知道該何去何從。「身心障礙者在我們這個社會是很弱勢的,如果你是老闆可能也不會雇用他們。」劉瓊雅語重心長地說,這也造成身心障礙者就業上很大的困難。
身心障礙者都是透過個案管理才到庇護商店工作,也就是近幾年來政府持續推動的「轉銜就業」。所謂「轉銜就業」,就是政府會依個案資料,分配他們適合的去處,之後再利用職業重建系統,讓身心障礙者能夠持續透過專業輔導及相關資源支持,協助他們進入職場。最重要是能藉由就業活動,讓他們與社會的互動,也能自立更生,享有一般人應該擁有公平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庇護商店幫助許多想工作但沒有管道的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在這裡可以有就業機會,讓他們身體的殘缺不再是他們就業的絆腳石,可以有自己自足的能力,也可以減輕家人的負擔。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