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市集 培養萬華人就業力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毛晴、徐睿妤/台北市報導】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是萬華的在地服務組織,社工在服務時發現,許多居民擁有就業能力卻無處發揮。於是他們與其他服務組織合作,以「培力」(培養居民工作能力)及「草根」(關注在地議題及故事)兩項概念,創立「培根市集」,讓居民練習販賣商品,並讓組織在與居民的互動中,建立彼此的溝通橋樑。

培根市集以培力、草根為概念,由萬華二十多個在地服務組織串連舉辦。圖片提供/培根市集

在地服務性組織合作 創立「培根市集」

萬華相較於台北市其他地區,弱勢民眾和老年人口較多,許多民眾自發性的組成在地服務組織,希望改善當地環境、幫助生活困難的在地居民,或是舉辦地區性的活動,讓居民彼此互助,並產生更緊密的連繫。

不同的服務組織,就會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及專業領域,以萬華來說,例如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特別關注無家者以及中低收入戶,台灣社區實踐協會主要服務兒少,並促進社區合作經濟,而萬華社區小學則注重社區空間規劃及教育相關活動。但儘管有各種性質的服務組織,仍有一些社區服務、營造計畫,需要串聯更多組織,集合更多人的力量才能實現。

「培根市集」就是串聯了萬華的二十多個在地服務組織,形成的一個大型合作活動,目的是要讓無家者、婦女兒少等各組織的服務對象,在市集中練習販售商品、與他人互動,藉此培養社區居民的工作能力,而參與的民眾也能在過程中,認識萬華的在地服務組織,使服務及資源能擴及給更多人。

不同組織的工作者因為合作,彼此都相當熟識。(左至右為古猴子、林玲安、陳德君、黃素鈴) 攝影/毛晴

無處發揮的能力 就在市集中展現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是參與培根市集的組織之一,社工林玲安說,在服務社區家庭的過程中,他們發現許多無業的居民其實具備就業能力或技能,只是無處發揮,而其他在地組織也有一些木工、布包等手作品無處販賣。當年正好流行「市集」,因此在組織之間的交流過程中,他們想到,也許萬華也可以舉辦一個在地市集,讓居民與組織可以在市集中販賣自己做的產品。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有許多無處販賣的木工品。 攝影/徐睿妤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找到其他在地組織,共同討論對於萬華在地市集的概念及目的。他們聚焦出「培力」以及「草根」兩項共識,「培力」指的是要培養萬華在地居民的工作、就業能力;「草根」則是指與萬華的在地議題以及人文故事有關,因為這兩項概念,他們決定將市集命名為「培根市集」,並在二O一六年舉辦第一次市集。

多元、好玩 不斷變化的培根市集

培根市集大約一年舉辦三場,每一場都會有不同的主題與地點,例如「女力展現」,就是以女性在培力、創業、運動等面向為主題,地點則是盡量在萬華各地巡迴,讓居民認識萬華各地的地方故事、歷史文化,有時也會與主題連結,例如以「女力展現」為主題的市集,就舉辦在台北市婦女館。

市集通常會分出攤位區以及體驗區,目前總區位數大約會有十五個左右,各個組織可以依照自己想要的呈現方式去認領區位,例如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就曾同時認領攤位區及體驗區,在攤位區販賣木工產品,在體驗區則與民眾互動,進行闖關遊戲。

培根市集的活動方式,除了要具備培力、草根兩項元素外,形式也必須多元、好玩,並且真正對民眾有幫助,無論是集點、攤位、短講、體驗,培根市集中的活動每一次都有變化,為的就是帶給民眾更多樂趣與收穫。

培根市集中的人體彩繪攤位。 圖片提供/培根市集

目的不是賺錢 培力才是重點

台灣夢想城鄉協會成員古猴子說,舉辦市集的重點不是為了賺錢,重點的是在擺攤過程中的「培力」。在市集中擺攤的,不只是組織的工作者,也會有組織的服務對象,讓他們在販售、互動的過程中培養工作能力,並累積經驗,激發他們對未來的想法。

第一次擺攤的人可能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介紹產品、怎麼說服消費者購買,但有了經驗後,他們就會開始發想銷售方式,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萬華社區協力聯盟的社工黃素鈴說:「市集就是一個平台,讓我們的陪伴的對象可以在這裡做很多的呈現。」

例如台灣夢想城鄉協會為了要讓無家者們能夠練習與人互動,特別發想具有互動性的活動及遊戲,讓無家者和民眾可以一起玩樂。像是古猴子說,曾有一位無家者特別喜歡畫畫,他們就請他在攤位上和民眾互相畫彼此的畫像,「就算他把民眾畫的跟鬼一樣,民眾也很開心。」萬華社區小學負責人陳德君說:「攤位其實就是一個媒介,讓我們的各個組織的服務對象可以跟群眾接觸,那群眾也可以接觸的到他們。」

居民可以在培根市集中擺攤,試著販賣商品,培養工作能力。 圖片提供/培根市集

舉辦短講 建立與民眾的溝通橋樑

除了產品販賣、手作體驗與互動闖關外,每一次的培根市集都會舉辦「短講」,目的是讓民眾了解各組織所共同關注的社會議題,以及針對議題,組織做了哪些行動。

例如以女力展現為主題的市集,就邀請到萬華社區大學新移民共學社群、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萬華社區協力聯盟等組織,講述女性如何平衡家庭與職場的角色,以及新移民女性的成長改變等議題。

黃素鈴說,對議題的倡議並不是組織直接去立法院跑行政程序就好,更重要的是要在社區內和民眾溝通、了解民眾想法,她認為,短講已經成為組織和民眾之間的溝通橋梁,讓民眾在與組織的對話過程中了解議題,而組織也可以從中聽到民眾的心聲。

定期開會 維繫組織信任關係和投入程度

培根市集是由多個組織的合作活動,甚至每場會有十五個以上的組織參與,因此他們常會遇到各組織人力變動、能夠參與的程度不一的問題。儘管如此,各組織仍會考量彼此能夠付出的能量,希望培根市集不要變成組織的負擔或壓力,不會強迫組織每次都一定要參與,也因如此,人力變動造成的溝通斷層以及工作傳承,就變得較為困難。

陳德君說,各組織的人力及參與程度的變化,也會造成各組織對培根市集的新發想受到限制,難以實踐。但是他們依靠頻繁的開會,將彼此對於培根市集的期望、發想說出來,並維持溝通與討論的定期連繫。

每個月一到兩場的大型會議,變成建立各組織彼此信任的連結,在會議中的交流、溝通,能夠激盪出對於市集的新想法,也能增進、延續各組織對於培根市集的投入程度。林玲安說:「對我來說,它已經有點像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個月開培根的會,跟大家見見面,就是蠻生活一部分的感覺。」

參與組織定期開會,彼此交流之餘,也可以穩固彼此的信任感。圖片提供/培根市集

分享日常動態、發展社區經濟是未來目標

對於培根市集的未來發展,他們希望能把培根市集「品牌化」,讓培根市集不只是一年三次的活動,而是可以透過常態的臉書粉絲專頁發文,將各組織的日常工作以及組織串聯等模樣呈現給民眾,讓民眾對培根市集與組織更有印象。

以長遠的藍圖來看,他們希望培根市集能發展成一個社區合作經濟,也就是同時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又能對社區本身有所幫助。例如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就與萬華當地的新移民媽媽們合開一家越南小吃店,小吃店在提供賺錢機會的同時,也成為社區中新移民女性互相交流、幫助的地方。

推廣萬華的好 提升萬華人自我認同

黃素鈴提到,台北市各區的低收入戶、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人口數,在台北市社會局處的相關報告及數據中,萬華幾乎都位居前三,導致民眾對萬華有很多的負面印象。但她不喜歡稱這是萬華的「困境」,她認為,萬華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萬華擁有其他地區沒有的特點,就是「多元包容」。

古猴子認為,無論是無家者、新移民,或是傳統的青草店、糕餅店,萬華能夠接納各種不同的族群,讓他們在這裡可以很自在的生活。她說:「我有感受到萬華人在這邊的生活,他享受這個生活,也沒有受現代化影響而覺得自己不好,甚至可能可以包容在這邊更弱勢的一些社區。

期望萬華地區的老人,可以藉由社區營造,達到在地安老的目標。 圖片製作/徐睿妤

「萬華對我來講是一個很真實的地方,萬華人是真實的人,培根市集辦的起來,我覺得也是因為很多這樣的真實的人。」陳德君說,萬華對他來說已經夠好了,因此在做社區營造時,她的目的並不是讓萬華變得更好,而是讓萬華的好被大家看見,增進萬華人的自我認同,讓他們走到任何地方,都能很驕傲的說:「我是萬華人。」

採訪側記

記者本身是萬華人,因此也見過他人因負面印象,嘲弄萬華的場景。我認為受訪者們說的沒錯,就是因為萬華人具有多元包容的個性,才會有各式各樣獨特的人被吸引到這裡,無論是什麼樣的人,萬華都可以讓他們感到自在。令人放心的是,儘管這裡無家者或是弱勢家庭的數量較多,萬華的這些在地服務性組織,都會盡心盡力的協助大家,甚至彼此串聯,讓人們在萬華能有更美好的生活。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8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2,543
推:
1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4,223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3,655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951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648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5,284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7,413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7,150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539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272
推:
0
回應:
0

培根市集 培養萬華人就業力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73篇報導,共12,81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73篇報導

12,81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