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高中 積木有藝史(上)
萬芳高中 積木有藝史(上)
台北市立萬芳高中【台北有藝史】師生團隊,去年2019以【積飛城市 樂搞建築】教案,獲得多次獎項,究竟這個教案有何特殊?玩積木和建築、歷史、文化又有什麼關聯?讓我們來了解這個多元選修跨領域的課程。
萬芳高中劉葳蕤校長
就是跨領域,結合了歷史、美術,把它跟在地的一個社區文化,透過社區營造的一個精神,跟我們景美集應廟共同來結合,讓孩子了解我們在地文化。
積木社社團指導老師 黃小萍
我希望能夠把社區跟學校結合,讓學生能夠是一個走出學校,課堂中在校外,然後達成一個就是共好、共享,能夠有一個社區連結的概念。
綜觀台北市,黃小萍很想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家鄉跟在地的建築,能夠有亮眼、深刻的感覺。
積木社社團指導老師 黃小萍
我是期待同學們利用玩積木的從小的經驗,把它轉化成為課堂當中的一種教材。積木也可以會是國小、國中、高中生,他對建築認識的一個開始的一個教材,所以起心動念非常簡單。
我希望透過積木的拼蓋,其實這個活動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個「積木」:由積木來看歷史、由建築來看歷史、由積木、建築、歷史來看文化。
積木社學員 姚億徽
老師這次就把大家帶出來到我們這邊的古蹟,去認識文化,我們可以親身體驗到古蹟,又在執行古蹟保護的活動,可以更認識我們自己的家鄉。
積木社在創社的時候,就是讓學生經由積木這樣小塊的一個方塊磚,透過巧思和創意,運用智慧,去拼蓋出我們眼睛看到的建築物。
積木社社團指導老師 黃小萍
這門課程它非常的多元,在整個發想或是學生創意的過程當中,其實是腦力激盪。它必須透過眼睛的視角和攝影的一個技巧,把它完整呈現出來,它是一個方方、面面的全方位的一個歷史、建築、美術融合的一門課程。
腦力激盪跟訓練,它需要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像這個景美集應廟,必須要共同創意,所以我覺得不管是一對一拼起來小積木,或一對多拼出四萬顆的大積木,其實都是一個自主學習,所以如何訓練有耐心、玩積木的開始,玩積木是可以學習耐力的。
讓我們來看看積木社同學的作品。
積木社學員 姚億徽
這邊是我們同學自己做的作品。
像這個一看就知道是中正紀念堂。
這邊是總統府,蓋得很辛苦。
積木社社長 賴中誼 (說明拼蓋總統府的困難處)
因為總統府它是一個很景點的紅白建築,是因為它積木很小,你在拼的時候,要很仔細,你如果少拼或者是那一層沒有拼到,它就會導致整個建築都不對了。
積木社學員 姚億徽
再來,最難蓋的就是這個紅樓,就變成兩人蓋一個。
積木社社長 賴中誼
這個西門紅樓,它是八角形的建築,它比較特別,在拼的時候,結構常常會在晃,你得在最後面時候,把它的頂蓋的部分要壓緊才不會垮掉。
這個是龍山寺,是台灣經典廟宇,我們就覺得它很熟悉。
這是淡水紅毛城,就是整棟都是紅色的
積木社學員 姚億徽
最後,最大的這個,就是我們景美集應廟,這就是我們當初坐在景美集應廟廟前廣場,慢慢地看著這個廣場蓋出來的作品。
雖然說是未完成的作品,但是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募集〉交換,可以得到更多積木來蓋完。
用積木拼蓋傳統建築 其實有很多困難。
積木社同學拼建景美集應廟有什麼特別意義呢?
參加多元選修跨領域積木社課程以後
同學有什麼收穫?表現如何?
請繼續觀看【萬芳高中 積木有藝史(下)】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公民新聞社
公民記者 明華 邱明 文山聯合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