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依璇/嘉義溪口報導】
對嘉義縣溪口鄉天赦庄的居民來說,手工竹籠陪伴孩子長大,也是年長者賴以維生的行業,但隨著時間過去,台灣的手工竹籠產業消退,全台灣目前僅剩天赦庄的兩家小型工廠仍在運作。
竹籠本作為雞籠之用,亦可用來裝農作物。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推動農產品出口時,竹籠因耐用而被選為放置農產品的容器。手工竹籠產業盛極一時,當地居民蔡雪說:「以前生意好的時候,在工廠堆疊的竹籠可以到三層樓高,每天都做到半夜兩點。」由於當時工廠設址在天赦庄,因此天赦庄的居民幾乎全投入手工竹籠的編製作業中,小孩在放學之後也必須回家幫忙,手工竹籠業者蔡珮瑱直言,自己的童年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常因為貪玩不想編竹籠,而被爸爸打。但在民國七十年後,台灣農產品外銷量漸減,且紙箱、塑膠桶及大陸廉價進口竹籠的出現,使台灣竹籠產業逐漸沒落,原本全社區動員的景象不存,仍在製作竹籠的商家僅剩兩家。
製作者踩在竹籠內,確保竹籠不會因為施力而位移。記者謝依璇/攝影
「現在平均兩天做二十個,不過上工時間比較彈性。」蔡珮瑱邊說,邊將竹片熟練地折彎,再迅速地以鐵鉤纏上鐵絲加以固定。竹籠製作過程繁瑣且耗時費力,首先用墨水在竹子上畫出折彎線,再將竹子裁成竹片,由於桂竹質地堅韌,竹片須放入火中灼燒,待記號處帶有彈性後折彎,最後才是編織及固定。因為工廠裡作業模式分工化,工作人員不到十人,每個人身兼多職,故兩、三天才會有一批成品出來。除此之外,製作過程具有危險性,居民蔡雪表示:「被細竹刺刺到是小事,萬一被竹片或是工具割傷,常常是血流如注。」除了竹子折彎後纖維斷裂常穿透手套,造成穿刺的傷口以外,使用鋸子亦容易被割傷。
隨著社會的演變,天赦庄也和一般鄉村一樣,面臨人口高齡化及年輕勞動力流失的問題。老一輩的居民退出工作線,或是轉業,往其他不需依靠體力的行業發展;年輕人不願意再進行製作竹籠這種高勞力、低利潤的工作,大部分選擇離開家鄉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但蔡珮瑱一家人仍堅持繼續做下去,蔡珮瑱的母親蔡愛表示:「我做這個(竹籠),從年輕做到老。」目前居住在天赦庄的年長者,生平大半的時間都在這個社區生活,沒有到外地工作的經驗,因此對仍在製作竹籠的年長者來說,這是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對竹籠長期累積的情感,成為從事手工竹籠產業的人繼續竹籠製作的動力。
「可能不會再傳給下一代了!」對於傳承一事,蔡珮瑱有感而發。編製竹籠屬於重勞力的工作,加上現在竹籠的功能性被更好的產品取代,逐漸失去它在產業上的地位。蔡珮瑱認為竹籠對年輕一輩的人來說,實在太吃重,捨不得讓自已的孩子未來接續編製竹籠的工作,她也不會刻意保存手工竹籠的文化。身為竹藝師的居民鄭錦宗雖然已經不再從事編竹籠的工作,但他將竹籠的竹編技術轉型,應用在生活及藝術層面,製作出實用方便的家具和藝術品,他表示:「雖然已經沒在做竹籠,但是可以做其他美觀好用的東西。」鄭錦宗對傳承抱持隨緣的態度,只要有人學,他就願意傳授。
手工竹籠曾是每一個天赦庄居民的生活記憶,如今隨著社會變遷,竹籠文化漸趨衰弱。不論是手工竹籠,或是其他傳統產業,都面臨人才流失、傳承斷層的危機,若無善加保存,未來可能消失在社會之中,僅能從文獻史料一窺原貌。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