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氣候變遷 誰關心?

2009/12/01 14:37
2,370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長德布爾上周召開記者會,向國際社會說明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重要性)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經了兩年的協商,討論全球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過期後,該如何繼續管制溫室氣體的氣候談判,將於本月舉辦的氣候高峰會上攤牌。目前幾乎可以確定的是,這場在丹麥哥本哈根所舉辦的高峰會裏,不可能會產出一份叫《哥本哈根協議》的氣候新約,但允諾出席的86國領袖會將先努力達成政治宣誓,然後等明年中各國再到波昂把細節談完;甚至會拖到明年底,各國再到墨西哥完成細部談判都有可能。



當然,像是非洲國家等開發中國家聯合杯葛會議、或是俄羅斯、加拿大等突然離開談判桌等?在威脅,也一直存在於氣候協商的過程之中。不過,氣候議題其實還有個實際的隱憂: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的民眾,都關心地球暖化;且在金融海嘯過後,關心的人看來是更少了。


民眾意識 與科學家有落差



 今年年初,一項由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所進行的研究發現,有90%的科學家認為全球的平均溫度,的確比工業革命前來得高、並有82%的科學家,將此歸究於是人類所造成。然而,在美國,只有52%的民眾認為,科學家對地球溫度升高一事已有共識、更只有47%的美國民眾認為,科學家對於人類活動造成全球暖化,已經有共同想法了(*1)


 美國科學家的看法和普羅大眾的想法,居然呈現如此大的落差,也難怪中間有太多的空間,可供現有石油經濟下既得利益者來操控。政治人物更輕易得將其轉為政治議題,甚至將暖化塑造像是一種宗教議題: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競選期間,雖展現了他勇於任事的一面,承諾美國將在2050年之前,要將溫室氣體依1990年排放標準減量80%。然而,雖然歐巴馬贏得了選舉,卻不代表美國人的觀念就此改變,特別是在經濟衰退的衝擊下。



美國民眾 對暖化半信半疑



 根據PEW研究中心最近的調查,關心暖化議題的美國人,就從08年四月的77%,降至09年八月的56% ;而認為暖化是人類造成的比例,更是從47%,降至36%(*2)


 雖然不少環保團體仍自我安慰,認為關心氣候的美國人仍然過半,但經濟不景氣的確是讓更多的人,只願顧及短期利益,而沒有辦法為自己或為下一代多看五年、十年。


 不景氣的影響不只發生在美國,民眾對暖化議題重視程度下降,也同發生在開發中國家。根據匯豐銀行(HSBC)的調查,在印度、馬來西亞等開發中國家中,認為對抗暖化是最該優先處理的議題者,也由32%降至25%。在中國,關心暖化議題的人,也由去年的52%,降至今年的39%;且大部份人選擇維持全球金融穩定,作為他們最關心的議題(*3)


台灣民眾 不願犧牲荷包



 台灣過去曾作過幾次民調,民眾對於暖化的意識,似乎遠比國外要來得高。像遠見雜誌在2007年九月所作的民調,有88.5%民眾認為全球暖化問題嚴重(*4);台達基金會在今年四月所作的民調,也有87%的民眾認為暖化的確正在發生。

 然而,即使有這麼高的比例相信暖化,但當要談到對抗暖化的手段如能源稅時,似乎就不這麼樂觀。蘋果日報在前陣子就作過能源稅的民調,發現支持能源稅的只有39%,且有過半的民眾反對開徵能源稅(*5)


 或許正因為氣候變遷這樣的議題,並不是讓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也使得它的重要性不被民眾所接受。以今年的八八水災為例,這雖是極端氣候的一種表現,影響的民眾大約達五十萬人之譜,但對於災區以外的民眾而言,感受仍然相當遙遠。


 美國心理學會在看到全球民眾對暖化議題逐步退燒後,統整理出了幾大因素,說明為什麼暖化這麼難以理解。包括像是暖化科學所存在的不確定性、民眾對於暖化科學或政策的不信任、低估暖化的風險、認為自己的改變於事無補、以及個人積習難改、或本身就不認為暖化正在發生等六大阻礙,是民眾在心理上不願面對暖化因素(*6)


 當對抗暖化無法形成主流民意時,科學家所提的溫室氣體減量建議,也就很難形成輿論壓力,迫使各國將其轉化成談判桌上的政治決心。這也是為什麼氣候協議到目前為止,富國與窮國互不讓步的原因。




囚犯困境 困住全體人類




 在德國,研究賽局理論多年的曼佛德(Manfred Milinski)教授,就曾經讓他的學生分組實驗,試著演繹目前的國際談判。他發現雖然各國若能定出減量目標,對全球減少氣候威脅都有幫助,但只要有國家可以不用先減量,等同於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就成為理論中的「囚犯困境」,沒有人放棄自己最佳利益,來成就所有人的共同利益(*7)



 這也就是各國到目前為止,大家其實都為了各自利益而爭吵不休,包括像資金與技術的補助與轉移、減碳目標應該要定多少等等;而像真正需要幫助的如馬爾地夫等小島國家,眼見就要淹沒在全球政治分?之下。



 至於台灣,因為本身不是氣候公約的締約國,某一程度上就像是博奕理論中「白搭車(Free rider)」的人;只要能慢一天減碳,等同就多賺一天。但中華經濟研究院博士研究員王京明就警告,如果台灣的部份的官員或是企業,仍採「坐以待變」的心態來面對氣候變遷,只是錯失提早轉型為低碳經濟體的時機,終究將會付出更昂貴的轉換成本。



台灣代表團 應帶回影響



 台灣今年雖仍不能以國家的身分參與氣候峰會,但光是掛著非政府組織牌子與會的官方與企業代表,就將近有八十餘人;若再加上青年學生及民間非政府組織,則至少會有上百人參與年底的盛會。



 這麼一個龐大的代表團,能不能帶回更多的影響,說服更多的企業與一般民眾,能劍及履及地朝向低碳經濟邁進。雖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很容易被像是「庶民經濟」一類的口號所打敗,但只要開始有人覺醒、也有政治人物或企業領導人開始帶頭去作,相信至少能跨出不浪費能源的第一步,進而逐步改掉依賴化石能源的惡習,這或許才是全體納稅人的福氣,也才能讓我們的子孫未來,少一分來自於氣候的威脅。



關於作者

張楊乾,六年級生,曾任報社記者、大學研究助理。幾年前在看到我國友邦吐瓦魯被海水蓋過去的照片後,毅然決定飛到歐洲去學全球暖化。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所撰《低碳生活的24堂課》正在台港各大書店銷售中



【參考資料】

(*1) Doran, P. T., and M. Kendall Zimmerman (2009), Examining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Eos Trans. AGU, 90(3), doi:10.1029/2009EO030002.

(*2) PEW 22-Oct-09 "Fewer Americans See Solid Evidence of Global Warming"

(*3) HSBC 2009 "Climate Conference Monitor 2009"

(*4) 遠見雜誌255期 Sep-2007 《低碳變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