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行」少年成功攀登玉山 談每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材

文字-A A +A

從「非行」少年成功攀登玉山 談每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材

 

※ 每塊大理石都蘊含著一座美麗的雕像,只要我們將它積存的灰塵清除掉,它就會顯現出來。(亞里斯多德) ※

 

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都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這是黎巴嫩詩人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在約一百年前的著作《先知》裡的一首詩,不管你現在的身分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者,看了之後有些什麼感想或感觸呢?

日昨(2019.11.08)報載,「台中地院少年保護官楊必嘉,今年完成半世紀來創舉,帶著4位保護管束少年突破種種困難,本月5、6日完成玉山登頂,過程狀況不斷,小朋友驚人意志力,令帶隊的楊姓保護官、嚮導陳皇奇,還有兩位大學志工都感佩服,小朋友下山後雖然疲累不堪,卻都興致不減提問下次要爬哪裡?令他們感受到一場成功的體驗教育。」這些孩子就是社會邊緣所謂的「非行少年」?顧名思義,「非行」少年(12歲以上18歲未滿之人)就是「非常行為(意指行為偏差)」的少年郎,這些「非行」孩子有相當一部分是失親失養、或遭家庭及學校所遺棄?誰知道他們身心的傷痕,也許就像破碎的拼圖之一般?時而犯下一些錯誤而導致被「保護管束」,還好台灣現在的法院及少年法庭大多很重視從「體驗教育」中來進行矯正的實效,也許這些孩子他們對於學校正規教育的內容較無心或較難以有效吸收?若換個方式從實務工作下手、從實際動手的體驗教育切入,也許能收到不錯的效果?把原本流失殆盡的自信心,給點滴的找回來。誰能說得準,這些孩子的明天會如何?

記得很多年前,在教育界有句「把每個小孩都拉上來」的口號,但實驗檢驗真理,幾十年過去了,還有很多孩子沒拉上來而淪為社會邊緣的「流動」問題?據台北地院少年法庭法官蔡坤湖指出,「台灣每年大概有1萬個少年會有犯罪問題。依據美國統計資料,孩子如果在兒童及少年階段處於法院系統,歷經輔育院、監獄,一輩子花費政府約400萬元美金,成本相當高。(見2019.02.07.聯合晚報)」曾經看過這麼一則故事,有一位老人每天都會去海邊撿拾被海浪沖上岸的海星,再把牠們丟回大海,以免被曬死;年輕人在一旁看了,笑說沿岸綿延這麼長,怎麼撿得完呢?老人只回答說:「能救一個是一個。」的確,能拉一個孩子上來算一個,若要自欺欺人的全部拉上來,恐怕是不切實際的大話?台中地院少年楊姓保護官所努力的就是對這些非行少年提供一股「拉力」!據悉,此趟「非行少年玉山行」是<少年事件處理法>頒布施行51年來(為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調整其成長環境,並矯治其性格,所制定的法),第一次的嘗試,是少保官在冒險?也是半世紀以來的創舉?楊姓保護官是位完登百岳的山友,他發揮這種「愛屋及烏」的精神,愛山也愛小孩,讓這些較好動的孩子走上山林,藉著一步一腳印的淘洗與淬鍊,藉著一步一汗滴的思索與反省,自然是真正的法律,「變通者,趣時者也。」山林堂奧,道在其中矣!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李清照)」大自然雖不會講話但有行動,所有違反大自然規律的事情都將受到懲罰,所以入山我們要讀懂山林對我們的暗示與啟示。閱讀山林,不是只走過幾個山頭而已,而是要在這行山過程中,來改變許多人的生活態度和重新定義其生命意義?只要孩子喜歡這個世界,就會發現自己的出路?健康的活著,平淡的過著;真實的愛著,水溫夠了茶自香,功夫到了事自成。登山,不管對大人或是小孩(年紀太小,我們不鼓勵登山)就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最佳場域,尤其是高山上的多天數縱走行程!請正視,台灣山林風景很美、走入山林的收穫很多,莫再哀怨你的人生很短,也不要再讓你那顆心老是蜷縮在一處陰影中…包括那些待拉起的孩子!

~ 百岳老查 2019.11.11.

 

附 記:

「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尼采)」人生是盤棋,輸贏不定?照片一、引自2019.11.08.自由時報,是台中地院楊姓少保官帶領著4名「非行少年」成功登上玉山主峰。照片二、引自2016.12.23. Fliper網站,是花蓮縣私立信望愛少年學園內接受更生保護的青少年,他們憑著一股堅定的毅力,騎著「獨輪車」成功登上了合歡山,這挑戰的經驗會成為靈魂的養分,反映到他們的自信眼神上,待他們經過司法評估可以離園之後,這些愛與成功的珍貴經驗能夠幫助他們渡過未來的人生關卡。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6.02.04

winda tsai

加入時間: 2016.02.04
737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從「非行」少年成功攀登玉山 談每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材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4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4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