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文山水岸 道南河濱公園趴趴走
戀戀文山水岸 道南河濱公園趴趴走
當你到木柵,大都會想到動物園、政大、指南宮及貓空等地,但今天要介紹的是景美溪右岸木柵道南河濱公園。
景美溪發源於石碇、平溪山區,溪流由東而西,因河床落差較大,早期颱風暴雨時,位在下游的木柵,常遭水患。經政府三十年來進行整治,文山段河道陸續築堤防、建抽水站,保障了市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為了美化環境及增加休憩空間,同時也逐步在堤外設河濱公園,鋪設自行車道、步道及堤頂步道;在河岸寬廣處建置各種球場、親子遊樂區及休閒設施,使景美溪河濱公園成了市民日常的休閒運動場所。
道南河濱公園
景美溪右岸自行車道,從捷運木柵站〈木柵動物園對面〉附近進入,順流而下到公館福和橋,全程約10公里,分道南、木柵、景美及福和四個河濱公園,隨著河道彎曲每段景色各有千秋。木柵老街、道南橋前後的河段為道南河濱公園。
恆光橋下的「道南河濱共融式遊戲場」
自105年起台北市在各處推廣共融式遊具,恆光橋下道南河濱也依共融式理念,將原有的遊樂設施重新設計、改造、整修成共融式遊戲場,並已於108年兒童節開放。
所謂「共融式遊戲場」是指能提供所有民眾及兒童一同玩樂、遊戲、發展能力的遊戲空間,它具有無障礙環境、適合不同身心障礙、多元刺激、寬敞、安全舒適、有趣及具互動性等特色; 也就是要建置共融式環境及遊具,讓兒童、老人,甚至身障朋友都可以「共融、共學、共享、共玩」的新型態公共遊戲場。
〈家長 王先生:〉
這些不管是材質或者是玩法,跟我們都不太一樣,我覺得在設計上還不錯;然後就是小朋友有不同的接觸,以前玩的不一樣。不好玩的就是:太熱了,熱得沒辦法,樹蔭也比較少。大家來的話,都是傍晚的時候。那我覺得,應該是很多父母親會很喜歡,大家都願意來。
除了是台北市最大外,「道南河濱共融式遊戲場」還有具地方特色的規劃及施工。 文山區在清末就陸續有煤礦的開採,配合在地的歷史文化,遊戲場以「礦坑小鎮」為發想主題,用軌道將各個遊戲分區串聯起來,並首創礦車休憩區,可同時容納輪椅和陪伴的家人。
此外考量在地民眾需求,保留了最大面積的開闊空間及草皮,並與遊戲場融合,不分年齡、體能的歡聚空間。特別保留的廣場空間,也成了溜冰、跳舞、或是野餐的最佳地點。 下次騎車經過不仿停下來體驗一下共融式遊戲場。
木柵老街周邊的史蹟與故事
景美溪道南河濱除了自行車道、休閒設施、共融式遊戲場外,還有其他東西可看。
其實早期先民沿著新店溪、景美溪水路溯溪而上開發,景美、木柵漸成聚落,因此道南河濱周邊還有許多開墾的事蹟。我們來了解一下木柵老街周邊的史蹟與故事。
木柵地名的由來與道南橋頭的「木柵舊址」碑
清乾隆年間木柵形成聚落,為防範原住民的侵擾,先民在萬壽橋頭到打鐵寮沿河岸結木為垣,這也是木柵地名的由來。民國72年4月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於道南橋頭南側,立了一塊「木柵舊址」碑,解說木柵地名、地方開拓史,路過不仿去看一下。
更寮山、渡船頭及渡船頭福德宮
鄰近道南橋旁原有一小山,曾設置防範原住民的守衛更寮,故稱更寮山,已在拓建木新路、興建加油站時被剷平。
又過去道南橋頭一帶有渡船頭,指南路一段59、96巷舊稱渡船巷,是旅人通往木柵聚落〈文山區行政中心後方開元街一帶〉的通道。而距橋頭不遠 指南路一段旁小山岩上有座「渡船頭福德宮」,是守護河流、渡口的土地公,在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也印證著渡船頭的歷史。
文山公園內的畜魂碑、忠魂碑
文山區公所旁文山公園內有兩塊石碑。其中小的叫畜魂碑,1937〈日治昭和12〉年間日本人在指南路一段14巷內興建豬屠〈屠宰場〉,在旁邊樹立這塊畜魂碑,後來巷道拓寬,才移往文山公園。
據研究,日本人興建屠宰場,為了追念動物的犧牲、安息動物的英靈,並藉以安定人心,有設立「畜魂碑」習俗。
畜魂碑在96年10月經已登錄為生活及禮儀器物類的古物文化資產。
另大的一塊為「忠魂碑」,是日治初期六名日警在木柵頂店〈開元街一帶〉遭襲犧牲所立的紀念碑,光復後為避免被誤解在頌揚日本,故以水泥塗蓋碑文,最初立於更寮山上,木新路開發時才移至文山公園內。
道南橋,跨越景美溪連接木柵渡船頭和新興(今萬興里、政大),最初是為方便香客上指南宮山參拜,在1935年(日治昭和十年)興建,為拱橋形式橋墩的水泥橋〈類似圓山的中山橋〉。73年8月,為改善水道順暢,再改建成現在的橋,在北側的人行道以木欄裝飾,有木柵的意涵,具地方特色。
指南溪〈政大醉夢溪〉與景美溪匯流處一帶,是早期打鐵寮〈木新路二段〉渡船頭舊址,在自行車道旁設有渡船頭意象,如經過可停下來憑弔、思古幽情。
道南河濱除這些外,鄰近還有保儀路的木柵集應廟,以及所謂木柵三寶:傳統漢餅、麵線、苦茶油的老店也可以去看看。
公民記者 邱明 台北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