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文化之旅 展現地方活力
【記者余慧盈/嘉義報導】
嘉義縣政府文化處在今年十一月,於每個週末推出一系列「98年社區深度文化之旅」行程。本次活動包含「漫步在板陶窯──鄉村工藝美學體驗遊」、「朴子溪主題旅遊──體驗東石農漁」、「大林農村逍遙遊」、「穿透古笨港社區──探索庄頭與角頭文化之旅」。政府期望藉由此次的活動,能夠帶動本土文化復興,也期望讓其他縣市的民眾對嘉義有更深刻的認識。
「98年社區深度文化之旅」配合社區文化再造計畫,藉由此活動展現嘉義地區社區營造的成果,嘉義縣政府文化處活動承辦人林小姐表示,近幾年極力推動縣內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並以「藝術社區」的營造領先各縣市,九十八年度獲文建會社造補助款,嘉義縣社區營造的成果,已成為全台的模範。文化處舉辦的「98年社區深度文化之旅」活動成為一個平台,由七個社區自行推薦社區內獨特的文化資產,以及富有文化觀光價值的地區,以期將當地特色徹底展現。本次活動採用競爭型計畫,由七個社區自行推薦社區內獨特的文化資產及有文化觀光價值的地區,嘉義縣政府文化處再從中選出四個社區,成為四條活動路線,「這個活動算是社造多年的成果展現,也算是一種驗收。」嘉義縣政府文化處科員林小姐表示。
林小姐提到,「98年社區深度文化之旅」中,東石社區已成熟、新港最早開始社造活動。新港板頭村為全省最成熟的社造社區,其他的社造也在持續進行,而這些社區營造多為當地居民自主性發起。「這些地方的自主性很強,我們只提供補助,而社造活動將會持續的進行。」
於十一月的第一個週末打頭陣的活動,是板頭村的「漫步在板陶窯──鄉村工藝美學體驗遊」,行程包括搭乘社區居民設計的創意火車、參訪舊河道等。板頭村的古蹟及文化資產相當豐富,當地的交趾陶在台灣也享有偌大名譽,「交趾陶在台灣有逐漸沒落的趨勢,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參與民眾了解這個古早技藝。」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專案經理吳小姐表示。板陶窯行程包含園區交趾陶產品製作方式介紹,並安排民眾DIY交趾陶的時間,當場也再現古早剪黏技藝,剪黏即是利用陶瓷碗片加以磨飾成花朵狀,再利用水泥將之黏在牆壁等地方。「活動讓我們能自己動手做交趾陶,我覺得這種方式是最有效率地記得製作過程,還可以帶回家作裝飾。」民眾高馨瑜表示。
板頭村河堤牆面是以剪黏技藝製成。圖片來源/嘉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提供
交趾陶在板頭村為一特殊技藝,而當地居民也利用剪黏技術裝飾了板頭村。嘉南大圳曾是嘉南平原極重要的灌溉水利工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漸老舊,位於板頭村地段的大圳也難逃歷史的風化,因此當地居民決定使用在地素材,也就是稍有瑕疵的馬賽克磚,將大圳閒置的牆面裝飾成一幅壁畫。林小姐表示:「這樣子的河堤牆面是全台唯一的。」而板頭村社區內有許多枯死樹木,居民亦利用馬賽克磚將之改造,並以台灣廟宇工藝剪黏技法,創作成社區戶外公園的公共藝術。「板頭村呈現了許多軟硬體裝置藝術,實踐社區工藝美學。」林小姐指出。
「98年社區深度文化之旅」讓許多社造社區能對民眾展示他們的成果,不論是任何一條活動路線,都有當地居民對故鄉滿溢的感情,成功凝聚了當地居民的向心力。閒暇之餘的民眾不妨參與社區營造,試著感受在地文化特色,進而提升對地方的歸屬感與凝聚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