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副刊:正視《論語》,安心居。(二)

2019/09/08 09:49
2,15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鮮為人知的訊息廣為傳播。這裡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

銀髮游藝自從2018.10.31幻說《河圖》與《洛書》系列三後,就沒有投稿。昨晚收到《論語》的導論,就洋洋灑灑幾乎五千字,分成兩篇寄來。我躺在床上,細細品讀,雖說已經很累的,幾次手機掉到床上,我還是提起精神,繼續看下去,看完才心滿意足的關機睡覺,不知道各位看官的心情,是否跟我一樣?有一位白宮記者台灣之子張經義在慈濟的人文講堂中,以「當我們有機會走出去的時候,請帶著我們自己文化的自信,因為我們的文化是值得驕傲的』但是我們的文化是什麼?大家的答案會是相同的嗎?

看完銀髮游藝可以說是孔子論語導讀的安心居,我安心的睡去了。。。

******************************

正視《論語》,安心居。(二)銀髮游藝

清楚《論語》“學”字這個要目後再通讀《論語》,就明白當學生向孔子問農藝相關知識,他的回答自然便是: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論語•子路》)。也清晰的領會孔子教學的方向,因為他的高徒子夏,認為:如果有人說自己未受學,但他卻能做到尊敬賢能的人,並因此改正自己的行為態度;為父母做事,能竭盡全力;為君主辦事,能不顧自身安危;結交朋友,所言必為人所信,這個人其實是有所學(《論語•學而》)。秉持這種對人性的通達,就可以理解孔子的門生子路為何反對老師兩度想要接受當時被認為是叛宰(公山弗擾)及非善者(佛肸)的徵召(《論語‧陽貨》)。

透過對“學”字內涵的理解,讀者因此可以感受到,《論語》背後隱藏著華夏先人從生活中構建起來的綿密哲思底蘊。孔子所謂「述而不作」,也因此應該是他將先哲們所呈現的種種文化成果,視為是自然世界不斷運作中,人、天交作的必然現象。他不只是單純的描述那文化現象,而是更努力的指出人性中能呼應天道施為的自然力量所在,以及人透過思想、判斷後所能採取最佳應世之道。

孔子不僅忠實的在行事中反應自己的哲思,也努力的在教學中傳遞給他的弟子們。他說他的教學是:「……舉一隅不與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這說法明顯的暗示,孔子不但理解傳統文字面貌及其構成的思維狀態所具備的多重意函性,以及這種性質對文化朔型的功能,所以也努力在他的教學中,企圖啟發受學者建構起其自身對所有“象”,具備全景式的認知能力。透過這層理解,《論語》遠超出道德教訓的功能,而是實質上根基於在孔子之前所形成傳統文化上,能培育受學者建立個人應對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價值取捨決策的哲學思辨體系――關於此,則可以從針對發問同樣問題,孔子對不同學生給出不同答案,看出端倪。

孔子展現自己“學”的歷程是:十五歲,立志於學;三十,能夠獨立就事;四十,不迷惑於眾相;五十,通達天命;六十,了然一切外論;七十,一切心念合於自然天道,無所違逆《論語•為政》。能夠這樣豐富、成就生命中各階段的生命之相,得力於在一生的生命過程中,他努力實踐了《論語•學而》所說的「學而時習」:他認為隨時在人群中,都有值得就教的人,所以說:「三人同行,必有人可以為我師。」(《論語•述而》);即便已經是精通周代《禮》的細則與內涵,當他入魯國太廟助祭時,卻是每事必問(《論語•八侑》),這表現出他處事的心態:時時謹慎恭敬,唯恐有失;上述這種時時用心的態度,使他即使與弟子對談也經常有所收穫,因此一次在討論《詩經‧衛風‧碩人》文句時,他對子夏說:「你啟發了我啊!」(《論語•八侑》)。這種對生命的態度,不僅使自己不斷的成長,也激勵弟子們努力美善各自的人生。

《論語》的編篡,除了孔子的智慧教導外,因此也涵括了孔子高足們的一些言論。這不只是用於補充孔子概念的所在,更是彰顯其哲學思想自身的可隨世代交替而擴充、更新的特質。甚至於在最後一章(《論語‧堯曰》),放進了本應屬於古代治天下之書-《尚書》-的先賢心法;這應該是要展示孔子從自我要求的起點-《論語‧學而》,進展到自己能通達,也要協助使他人通達(《論語‧雍也》),最終提升至與世間交會,而要能使萬民生命得到安頓、世代得以延續、發展的境界。然而,《論語》雖然是一本教導入世準則的重要寶典,卻也附掛著出世的錦囊。因為,要協助他人使能獨立就事,其前提是自己要先能辦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論語‧雍也》),既然能廓然獨立於天地之間,也就能遺世獨立,乘筏浮於大海之中(《論語‧公冶長》)。

《論語》承載的,因此是以安頓個人心靈為核心目標的淑世哲學。她以自然天道運作為襯底,個人的生命開展為主軸,先從個人身外最親密的人物,架構起最適宜身心發展的家人互動倫理。以此,循序向外擴展,接觸的是同學、朋友、工作夥伴,然後接著,是直接影響個人發展潛力的師長及上屬長官,最後,是整個社會群體。而所有這些人際關係的構建,則立足於“仁”的理性思維上,這也是對所有人的大愛基礎(弟子問仁,孔子說:「愛人」;《論語•顏淵》),其本義即是:視所有人平等,週遍為他人設想。“仁”,因此是以客觀第三方的視角,直視人性最根本的生命力量―“情”,並努力使其在人的一生中,適宜的發揮作用。孔子對弟子們說他自己的志趣是使:「老者安享生活,朋友信任我,少兒都能得到關懷。」(《論語•公冶長》),說得固然是他個人努力的方向,相對來說,便是期望“仁”思所建構的系統,能使所有人在其不同的生命階段,都能情感得到安撫,生活有所安頓。

作為一個現代人,如果能夠真正靜心、深入領受《論語》內孔子及其弟子間看似平淡卻隱藏睿智的對話,必然會對孔子用來教育其弟子的材料-《六經》,產生興趣。一旦有機會認識《六經》的內涵,便會突然發現《論語》的境界,比初次認識的時候寬闊而深遠。就以「學而時習之」(《論語‧學而》)為例子來說,網路上《中國哲學書電子計劃》的解釋是:「經常學習」。但是,如果參照《六經‧尚書》等其他資料後,許多近代學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解釋,比如:《華杉講透論語》一書中詮釋的說法是:根據《尚書》,「學,效也。」而所謂效,就是效仿,也就是模仿;且《說文解字》解釋「習,鳥數飛也。」說的是:鳥兒飛數次,也就是練習飛翔的意思。因而,「學習」,也就是模仿照著做。「學而時習之」的意思就是:模仿先賢的行為自己照著做。前者的解釋,是現代白話文的直白譯釋;後者則釐訂了學的對象,以及自身操作的方法。不過,如前面所指,孔子說的“學”,應該是「成人」之學,那麼依據《大學》文章一開始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來看,不論如何,「學而時習之」的標的就可以是“而”字,這屬於「德操的修養」,進一步說,則是:人應對環境事務變動的德操。在《尚書‧皋陶謨》提到人的行事須具備九種德行,皋陶曰:「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此處僅就「寬而栗」為例做解釋),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可知:「寬而栗:栗者慄也,引申為謹慎。心胸寬大的人,易失之於草率,因此需要在寬宏大量之中,加入謹慎莊重。」或許,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人應該寬厚待人,但是,方式可以像自然界赋與高大的栗樹小小的栗子一樣,雖然很小,卻能完全開展、成就全新的生命。準此,讀者必然可以體悟出,皋陶所提的九德中,“而”字是確實需要“時時鍛鍊”才能成就的德操能力。

上述對「學而時習之」解釋的差異,反映了隨著人生經歷的增長,便可能對《論語》相同的一組對話有了不同的理解與體會。而通常這種轉變,都使得當事人的人生意境得到提升與擴大。因此,《論語》是一生中值得擺在案前,隨時做為參考、或惕勵自己的寶典。(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