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偏鄉父女情深 介惠照服在地守護

文字-A A +A

溫暖扶助偏鄉孤老  邀您關心更多辛苦的台灣父親長輩

父親節即將來臨,對於屏東春日鄉46歲的阿輝來說,這是他為人父第20年過父親節,也是他癱瘓、罹癌,臥病在床的第20年。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晴晴就讀大學社工系一年級,寧願每天通勤近二小時,都要回家照顧生病的爸爸和爺爺。阿輝父女用笑容面對坎坷的命運,並感謝介惠基金會居家照顧服務的支持,分擔生活的壓力。對女兒深感虧欠的阿輝不需要父親節禮物,只希望女兒學會保護自己、把握彼此陪伴相聚的時刻。

介惠進入屏東原鄉服務已達20年,訓練在地婦女提供專業的居家照顧服務,守護家鄉的老弱病殘,每個服務個案背後,都是一個個讓人不忍的故事。除了屏東原鄉地區,介惠近年更擴展服務地區至彰化濱海鄉鎮和新北萬金石地區,為偏鄉長者提供社區照顧。

在父親節前夕,介惠邀請大眾延伸對爸爸的愛,關懷更多辛苦的台灣父親長輩們,捐款支持「溫暖扶助偏鄉孤老」募款活動,讓溫暖照拂他們人生最後的旅程。

工殤重殘身不由己,病苦父親癱瘓20年

阿輝是屏東春日鄉排灣族人,和多數年輕人一樣,因為偏鄉在地工作機會少,為了養家,他離鄉到工業區從事粗重的勞力工作。26歲那年阿輝不慎在操作堆高機時被石頭砸傷,損及頸椎,從此必須臥床,不堪家計、照顧重擔的妻子留下僅三個月大的稚女與癱瘓的阿輝離去,阿輝又陸續罹患鼻咽癌、心臟病…上下肢皆無法使力,腕、指關節、踝、膝關節活動度差,需使用尿壺、只能吃流質食物,三餐需要以果汁機攪碎才能順利進食,每個月還必須至枋寮醫院血液腫瘤科及家醫科就診追蹤及拿藥。

剛開始幾年阿輝的父母親還能負擔主要照顧阿輝、養育孫女的工作,偶爾還可以輪流靠田地農作賺取微薄家計,但隨後阿輝父母親亦相繼罹癌,年邁體力日弱,要照顧阿輝與年紀尚小的孫女,真的心有餘力不足。九年前在介惠基金會擔任照服員的阿輝表姊明珠,協助他申請居家照顧服務,也接下阿輝的照服工作,每個星期五天,明珠前往阿輝家協助身體清潔、進食、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就醫、家務協助、代購及代送、巡視服務。因為是自己的親戚,阿輝適應得很好,有時和明珠訴訴苦、說說心事,當然原住民開朗的個性也讓他們更多時候說說笑笑,暫忘生命和生活的苦澀,介惠基金會的偏鄉照服支持,讓阿輝和被苦難、病魔折磨的家和家人不再孤立無援。

小小年紀成一家之主,晴晴勇敢當父親的支柱

當其他同齡孩子享受青春年華,阿輝目前就讀大一的女兒晴晴每天往返學校與家之間,3年前祖母胰臟癌過世後,爺爺及爸爸更需要她的照顧。就算和同學約好了,也可能因爸爸身體臨時出狀況而取消,但晴晴不抱怨,覺得照顧爸爸就是她的責任,向介惠照服員學到的照顧技巧也越來越上手。

雖然從晴晴懂事以來,看到的爸爸身影,多半是臥床,不像別人的父親是家裡強壯的靠山,但是父女之間的感情一直很密切。晴晴記得以前爸爸身體狀況較好時,還一起參加過家族旅遊,這是晴晴和爸爸的美好回憶。現在爸爸健康狀況比較不穩定,很少再有出遊的機會,看著日漸長大的女兒,阿輝知道自己無法一直陪在她身邊,所以總是叮嚀晴晴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

目前阿輝家中主要倚靠低收入戶補助生活,晴晴也爭取到獎學金補貼家用,選讀社工系的晴晴說:從小家中一直受到社會的協助,未來也期許自己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雖然才是大一學生,晴晴已經立定志向要考公務員,希望日後可以有穩定的收入和休假日,可以照顧爸爸和爺爺。晴晴最擔心他們的身體狀況可能越來越差,但她總覺得事情來了,就是要以正向、樂觀想法去克服與面對!

每天20元、每月600元,以行動支持偏鄉長者照顧計畫

介惠基金會服務偏鄉孤老逾20年,照顧屏東原鄉部落、彰化濱海、新北萬金石區域的弱勢與長者,透過居家照顧、家庭托顧、健康促進、社區服務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支持長者與孤苦病弱者身體與心理的健康。邀請社會大眾伸出援手,每天20元、每月定期定額捐款600元,支持「溫暖扶助偏鄉孤老」募款活動,讓介惠基金會持續推動「偏鄉長者照顧計畫」,為偏鄉孤苦弱勢與長者穩定提供服務,陪伴他們人生最後一段路程。

溫暖扶助偏鄉孤老募款專案:https://reurl.cc/YADb0

介惠基金會官網:www.jhf.org.tw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6.03.09

介惠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16.03.09
17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屏東偏鄉父女情深 介惠照服在地守護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7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7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