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灣在1895-1945被日本殖民統治的這50年時間裡,你會想到什麼呢?
腦海裡浮現的這些都是歷史課本教過的,那課本裡沒教到、沒教完的日治時期,是不是都被我們忽略、遺忘了呢?
不妨走一趟,從日治時期的台北北警察署、保留到今日,成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的、懶雲診療室特展。懶雲不是別人,正是有台灣新文學之父稱號的賴和所使用的筆名。從他的文字做為起點,來探索更多日治時期的社會樣貌。
我們會記得日治時期的社會制度和物質建設,卻如同集體失憶一般,忘了從文學家筆下,體會當時人們的愛恨情仇。師大台文系教授陳允元,也特別強調身處當代的我們、為何要閱讀日治時期的台灣新文學作品。
觀眾也分享實際接觸過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的心得。
陳允元更提到,閱讀日治時期的台灣新文學作品不只能拼湊過去,還能對照現今的處境。
日治時期的台灣新文學發展對於當今文壇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懶雲診療室中,我們從字裡行間診斷歷史、思考未來的方向,而缺乏感知和思考是最嚴重的病,就讓我們用文字灌溉心靈、為生命開出合適的處方箋吧。
師大台文系教授 陳允元:
在現代我們為什麼要去讀日治時期的文學,透過文學,因為文學就是一個故事
那我們可以透過在日治時期的文學家,寫出來同時代的故事,然後我們把自己去帶入當時的人物的心境,透過他們的眼睛去看說,他面臨了什麼樣子的個人的問題和時代的問題,他自己心裡面有什麼樣的糾結。
現在還是在傳播自己文化的主體,而且面對著各種大國的威脅,要怎麼找出自己的路,我覺得我們可以從文學作品裡面,找到非常多的有趣的例子和借鏡
讓我們在奮鬥的路上,不會那麼地孤單。
電影行銷 余明珠:
也知道很多一些作家,比如說像翁鬧、新感覺派、新鴛鴦蝴蝶派,就是覺得哇原來這麼豐富。
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來看這個展,或者是有機會可以多多閱讀,其實日治時期的文學,跟我們想像中的鄉土文學不一樣,更廣泛這樣子。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