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港傳奇舞台音樂劇
南港傳奇舞台音樂劇 說書人/李泰昌
南港古早平埔時代是新里族社群聚集地,他們靠漁撈、山作維生,後來
十八世紀有來自清國福建的泉州人,循著里族河坐船來到南港仔三重埔
尾上岸來開墾,開始了漢人開發南港。一直到十九世紀前期个泉州入提
著武夷山岩茶苗、青心大方,沿著大坑溪入去十三份、更寮腳、灰窯
、畚箕湖,向里族蕃租地開茶田,有的漢人就從深坑地區磐山過嶺來開 墾種茶。
這時陣,來自福建个兩位茶師王水錦、魏靜時先後來到大坑
傳授包種茶兮製作,並且有:水返腳、瑪陵坑,及內山兮:坪林、石碇
都來向兩位講師學習,使南港包種茶品質及名聲傳到全世界。
袂好茶著愛精進,茶品嘛才會好,無論喜氣溫、土質、
雨量,和整年雲霧繚个大坑,喜好茶生長兮好所在,日本時代,
王水錦和魏靜時兩位延續著清潮時代兮做茶方法繼續精進,
同時開辦茶製造講習所,如今製茶術延續到20世紀
大量外銷兮好光景!雖然,煤礦從日本明治晚期來大坑初創,
但實際採礦從大正年間開始,在大坑已有百年;到了礦業盛期以來,
大坑礦業發展使礦工收入卡好,茶農漸漸投入了挖炭硿个空嵙,
茶業煞來慢慢沒落,加上1952年12月31日發生鹿窟事件發生,
茶業就 「參象」 雪上加霜這一般來沒落,這是金可惜个代誌。
因此茶農一半做礦,其它時間才讓出時間做茶兮情況。
自從日本明治31年兒玉總督到任不久後,開放大坑灰窯石礦開採,
煤業也陸續在大坑發展,在這以礦業為主的產業中,茶葉一度沒落;
於是多數茶農寧可把種茶當成了副業,而冒著生命的危險,轉往礦場謀生
直到70 年代煤礦災變頻傳及生產成本增加,致使礦業一蹶不振
而陸續停採,但大 坑包種茶業,也因保護區限制及
交通不便而難有起色,於是人口外移, 使大抗聚落幾近成了荒村。
由於,這時代的變遷,原來黑鄉之稱的南港, 由無煙囪工業取代了重工業
,頓時經濟起飛,觀光文化產業也隨之興盛,而「包種茶原鄉」
的呼喚再次被喚醒,這時政府開始重視文化產業觀光,
促圖振興文化產業,於是结合了相關:產、官、學、社區、社團共同努力
.期望再造大坑昔日產業風華。
南港社大公民記者/阿喜/南港社大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