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七十年的聲音 永安製鼓堅持手作
【記者 林欣儀、何妤婕/彰化報導】
震耳欲聾的鼓聲在台灣傳統活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不論是媽祖出巡或是舞龍舞獅的表演,「鼓」都是熱鬧慶典活動中的必備元素,也是傳統戲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工業發展,傳統手工製鼓漸漸被工廠取代,但在彰化縣線西鄉的黃呈豐,依然堅持以手工製鼓的方式,從家中長輩手中扛下「永安製鼓」這70多年的招牌,也成為台灣屈指可數的手工製鼓師傅。
彰化縣線西鄉鄰近海邊,過去經常發生海水倒灌,農業收成不佳,因此黃呈豐爺爺那一代,才開始從事製鼓行業,為家中另尋出路。
製鼓的製作過程繁瑣複雜,削牛皮、打洞穿繩、拉模型、日曬、整理木桶、裝響條、繃鼓、試音、調音、釘鼓、裁邊、批土、磨平、油漆、裝飾、鼓面上漆...等,零零總總十多項製程。
光是牛皮的處理就得耗上大把大把的時間,製鼓多用水牛或黃牛皮製成,但因黃牛皮較難處哩,因此多以水牛皮為主。
生牛皮經裁剪後,先燙水去毛,再去除脂肪雜肉,曝曬一周後,再泡水兩三天,再削皮一次,才能繼續後面的製程,處理牛皮時最害怕遇到下雨天,潮溼的天氣會讓牛皮即使在屋內利用電風扇風乾,不但無法完全乾透,整個屋子還會有一股腥臭味,最慘的蚊蠅還會在牛皮上下蛋。
但是削牛皮可說是製鼓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黃呈豐說削牛皮削的好,鼓就成功一半,有時光看牛皮,就能知道這個鼓的音質好壞。蹦鼓的過程也影響著鼓的音質好壞,利用全身的力量以及柔軟的腳掌,用力採在剛用好的牛皮上,看起來隨興地像在鼓面跳舞一般,但每一腳所採下的聲響都是黃呈豐經年累月的經驗。
台灣三四月瘋媽祖,台灣各地大大小小的繞境,過去的這段時間,也是製鼓業最忙碌的時刻,忙著製作繞境時需要的開路鼓、法鼓…等等,但由於對岸工廠製作出來的鼓進入台灣市場,許多訂單也紛紛被對岸搶走。
除了大陸市場的競爭,手工製鼓也面臨著原物料短缺的問題,台灣過去是農業社會,家家戶戶都有許多耕牛來幫助耕作,從農田退休的老牛就是製鼓的最佳原料,老牛的韌性高、延展性也強,製作出來的鼓不但音色較為穩定,也較不容易龜裂。
但是隨著時代變遷,耕牛減少,牛皮甚至必須從國外進口,但是牛隻過於年輕,也沒有充分的勞動,牛皮韌性不夠,經常在調音後沒多久龜裂,再加上進口牛皮多利用機器削皮,不像人工削皮,能夠根據不同部位脂肪厚度進行調整,導致有些地方皮被削的太多、有的地方又被削的太少。
有人說保持現狀就是落伍,但是在這種原物料不足的情況下,想要維持現狀也著實不易。
許多人在參觀完製鼓廠後,詢問為何黃呈豐不將手藝傳承給年輕人,但他開玩笑的表示連他如此經驗老到的師傅,再面臨原物料短缺等種種困境下,都如此刻苦了,不要害人家年輕人因此餓死。
隨著時間的演進,許多科技紛紛出現,傳統產也卻面臨著無人接棒抑或是原物料短缺等困境,面對這樣的困境,即使有人開出相當優越的條件,請他幫忙賣鼓,他也堅持手作的品質,努力的維護從父親手中接下的招牌。
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黃呈豐笑說他不會打鼓也不會拜拜,但每次在廟會、陣頭上看到自己做的鼓,被懂得人欣賞,打出鼓舞人心的節奏,也不得內心洶湧彭湃起來,想告訴驕傲的告訴大家那是我做的鼓。或許是這樣的成就感以及維護招牌的使命感,讓黃呈豐名知道儘管這個行業在不久之後的未來可能會被淘汰,也仍舊繼續堅持做下去,要做到不能做為止。
永安製鼓目前只與過去經常合作的基本客人合作,不接散客,但是歡迎大家到製鼓廠參觀,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到場拍攝,讓更多人了解製鼓的過程,也為這項傳統工藝留下許多紀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