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後現代廢墟藝術 發現生活角落

2019/05/08 23:37
1,897次瀏覽 ・ 4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小標1

以發語詞命名 賦予斑駁角落生命

詩人楊小濱運用發語詞為他的攝影作品命名,完整呈現出後現代主義藝術的獨有風格,即便捕捉到的是個不起眼的生活小角落,也重新為作品賦予了新生命。

詩人 楊小濱

我有很多作品的命名是叫後傷口主義,當然也有後廢墟主義,還有一些啊主義、痾主義,所以我用一些這樣的相聲詞來跟所謂的主義,非常宏大觀念式的東西做連接。

小標2

透過隨機攝影 擷取日常被遮掩風景

透過詩人楊小濱的日常隨機攝影,擷取城市街道上容易被忽略、被遮掩的小角落,捕捉一點一滴被重新塗抹的斑駁景象,不經意露出人們留下來的歷史蹤跡。

詩人 楊小濱

如何去發現生活當中一些本來可能被忽略掉的東西、被廢棄掉的東西,這個是我比較想要去捕捉的,有可能有些是顏料、有可能有些是砂石、有些是潑上去的水泥。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 潘小雪

我在欣賞他作品的時候,我發現了就是說他內心的一種自由,就是都很好看而且一張一張一直想要繼續看下去,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特殊的一個心靈。

詩人 管管

所以他用很奇特、很奇異的一種行為,我真的感覺到他是在人間行走。

小標3

結合攝影與詩文創作 突破後現代主義

本次的展覽中同時將楊小濱老師的詩文作品與攝影作品相結合,打造藝術與文學相互對話的空間,也為後現代主義增添了更豐富的色彩。

華岡新聞 楊佩庭 王羿雯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