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水,就不愛直來直往

2019/04/24 17:58
2,555次瀏覽 ・ 1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溪邊小憩時,看一眼橋下的溪流,找找看有沒有一組石頭的排列是直的?有沒有一條超過河寬十倍的筆直水際線?
若你能找到,應該都是人工的水岸或堰壩。在大自然中,水就不愛直來直往,對外在環境有柔軟順應的個性。而年輕氣盛的台灣島,河溪尤其像群精力旺盛的青少年,在奔放澎湃中得藉由折磨消耗讓自己沈靜。

怎麼說呢?
《孫子兵法》就說,『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自然的曲折,是因水流遇到什麼阻力結構而生,我們能看到的許多美麗水景,常就是水流經岩盤或穩固的大石組合,溪石岩盤耐住大水沖刷,而水也因為溪石岩盤的磨耗削弱能量而趨於平靜。

照片

水往低處流動的過程,也有許多放掉力氣的方式:洪水時大水夾帶大石往下沖,在坡度變緩、河道變寬、水流變淺的地方,這些石頭因水勢趨緩載不動而堆積在河床,彼此有些咬合互卡。雨停了,柔弱的水流只能帶來小石頭或砂子,遇到這些大石頭的阻擋就慢慢堆積填塞了石縫,使得這些大石的排列趨於穩定變成「石組」。你可以觀察:這拱形的石組跟穹頂建築或圓拱橋樑很相似,展現了自然力學的平衡美;而橫過水流的「石拱」在山區溪流往往每隔一小段距離便出現一次,就像骨架撐出穩定的溪流。
水流經過石組後就會有個跌宕,跌宕的力量在石拱下方又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潭,包容了跌水的力量。水勢經過這一跌一躺彷彿重新整理了情緒,力道被削弱變柔了,也形成人們讚頌的自然美。

照片

再近看觀察:這些創造跌水的石拱,因為組成的石頭大小不一,並不會有平整的高度。正因為不平整的多元而造就了因應乾濕季雨量變化的調適力:大水時的暴衝下,力量不會一致攻擊特定的線或點,也沒有平整混凝土特定點位淘空毀損的問題;平時的小水流自然選擇最低流路,只能挾帶最輕最細的泥沙沈澱,填塞成石拱間不滲漏的水密層,也讓動物有無障礙通道的多元選擇。

當溪水奔出了山勢的束縛,解放到平緩的平原環境時,還得由左右擺盪自我消能擁抱摩擦力也是削弱(或發洩?)精力的好方法。因此夠寬平時看得到沙洲的河道,才能留給河流足夠去安定的空間;河岸砂石沉積變淺形成的摩擦力、水流中還帶有一點細沙小石的負荷,都能幫助磨耗平衡水流的力量。河岸如果束縮變窄、護堤又用混凝土弄得過於平整光滑、砂石被大量攔截於上游壩體,就都會導致河水旺盛的搬運沖刷力量無從消耗,就別怪它暴怒變成側面衝撞又向下淘刷的搗蛋鬼了!

照片

Calm down!試著靜靜地追隨水流的曲折、跌宕、蜿蜒,欣賞那其實有規則的不工整。舉債操作的前瞻水環境計畫也需要Calm down,尊重水這不愛直來直往的特性,才能讓我們生活在趨於劇烈的氣候下保有能調適的安全。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