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流建有預警機制 山崩仍難掌握(090826)
小林村被土石淹沒的災難,根據死裡逃生居民指出,是獻肚山一夕山崩造成的,
其實,多年颱風帶來的慘痛經驗,讓台灣針對土石流,建立了一套預警機制,
但是,對於影響範圍可能更大的山崩,還停留在瞎子摸象。
最近,有學者找出一個更具本土性整合型的模式,
針對石門水庫集水區、進行崩塌地預測,結果正確率相當高。
這套整合型模式,加入台灣降雨集中、累積雨量驚人等本土特性,
更納入地質、地理以及土壤等因素,
初步只在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崩塌地驗證。
不過學者也指出,要讓預測更為精確,甚至套用在更多危險山區,
需要更準確的雨量預測,以及土壤資料,
但現在這些並不容易取得。
颱風帶來的大雨沖刷,讓破碎的山區更容易崩塌,
不過現有的人類智慧,還是無法正確計算出,
到底哪個山區危險,哪裡又比較安全,
再加上全球氣候變遷、氣候變得更極端,
學者認為,要在大自然中找出規則、好趨吉避凶,
變得更複雜也更困難。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