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人權影像展 看見人權歷史脈絡與展望

2019/01/05 16:00
2,09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小標1

國內外影像創作 探討現代人權思想

人權一直是現代社會不斷被討論的議題,也因為時代的不同,我們對過去或許也有了新的認知,在今年的錄像藝術展中,策展單位特意將開展時間定在國際人權日,希望民眾一同思考人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展覽企劃組專員 郭先生

其實這次展出的內容,不特意分國外跟國內。不過我們國外的選的以紀錄片為主,國內的話則是以藝術家的錄像作品為主,不一定是國內國外的差別,而是一種紀錄片跟錄像兩種藝術之間的差距。

小標2

抽像到具像 以影像創作觸動思考

本次展覽網羅了各地以紀錄片、錄像為主的作品,每個創作都是以不同的時空背景出發,從抽象的錄像創作,到寫實的紀錄影像,主辦單位希望利用不同的創作層面,讓民眾重新定義人權的內涵。

展覽企劃組專員 郭先生

以一個作品本身而言,我想在這次展覽有很大的一個點就是一個「問題意識」這件事情。那我想這個問題意識也就是我們這次展出的作品當中,每一件都會想要去探討的部份。

小標3

將作品化為討論媒介 重新討論人權定義

主辦單位希望這些影像創作能成為一個思考的平臺,而不是強制定義人權該有的樣貌,並希望民眾可以透過展覽中的創作,自我定義對人權的想像。

展覽企劃組專員 郭先生

讓看的人他自己會有自己的答案,那這也是我們這個展覽的目的,我們並不是要給出一個讓大家同意的答案,而是我們大家透過來討論、來參與,來發掘屬於自己的答案。

臺北藝術大學 楊同學

其實很難去想像,因為人權這個其實是一個大議題,然後攝影是一個很小範圍的東西,所以要用很小範圍的東西去講一件很大議題我覺得是很困難的,而且除非創作者本身有很深的思考。

小標4

人權思維與時俱進 利用創作探究人權

人權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概念,古往今來人類對人權的理解更是不停地演進,從展覽中呈現的錄像創作裡,策展單位除了希望民眾能夠瞭解人權在歷史上的發展,更希望民眾在觀展後,能更加理解自己對人權的定義。

華岡新聞 喬偉綱 陳尚譽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