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復興家鄉帽蓆產業 藺子工作室

2019/01/04 12:00
4,177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 連芸仟、蕭如伶/苗栗採訪報導】

藺子工作室在苗栗縣苑裡鄉天下路老街,創辦人之一李易紳因為不捨得讓長達百年歷史的藺草文化 走入歷史,於是自行開立工作室,與工藝師合作推廣藺草編織傳統工藝。

李易紳表示:「自己在外地念書,對家鄉並沒有很了解,自從看到這些阿姨、工藝師在社區編藺草,開始希望藺草、工藝師可以讓大家看到,因為工藝師很辛苦,而且他們依然不覺得自己是工藝師只是女工。所以我想要帶給他們的是,做這個是很榮耀的事,並不是說矮別人一節,反而這項專業是可以讓他們引以為榮的,因此我們希望藺草文化可以保存。」

日治時期是帽蓆產業最蓬勃發展的時期,天下路整條街都是藺草產業相關的帽蓆行,每間店外都曬著藺草。每戶人家的女生都要必須學習編織藺草,現在的工藝師們在當時甚至年僅五歲就開始學習這項技術。提及天下路的時候,李易紳說出了當初的理念:「這一條街對這個文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才選擇在這裡。」同時,他們也意識到,正因為這裡是藺草帽蓆的發源地,既然這文化在漸漸消失,不如以工作室為平台,提供不同專長的工藝師相互學習交流,與對客人展演示範,期望對藺草有興趣的人士能匯聚於此,為推廣藺草盡一份心力。

阿屘帽與撞色系列正是最佳寫照,工藝師本身都喜歡藺編,即使從小就學習,到現在已經是阿嬤了依舊熱愛藺編,遇到可以學習不同的編法的時候也會踴躍參與。

朱阿屘阿嬤很活潑,也非常有自己的性格,一般工藝師都會盡量達成客人的要求,朱阿嬤卻選擇貫徹自己的風格。曾經有位客人希望替自己的孩子做帽簷比較寬大的藺草帽時,朱阿嬤表示帽簷用原本的大小是最剛好的,於是成品並不是按照客人要求的規格。負責中間協商的李易紳笑著說:「朱阿嬤說,囡仔人毋通崁頭崁面!後來我們跟客人說工藝師有這樣的情況,那個客人也覺得這麼阿嬤很有趣,也蠻開心接受那頂帽子。」

撞色系列的辛妹阿嬤則是從15歲就開始從事藺編,到現在87歲了還是熱愛藺編。她最擅長的編法是草蓆,但現代有太多材質可以替代草蓆,加上年紀大了,成品不如年輕時做得漂亮、完美,所以通霄當地的帽蓆行不再收購辛妹阿嬤的草蓆。在因緣際會下,阿嬤的孫女將這件事轉述給藺子工作室後,他們共同合作推出撞色系列不同種類的包包。協助設計的李易紳也坦言:「這樣可以讓阿嬤繼續做她喜歡的事情,繼續編草蓆。就算她原本的草蓆沒有被買走,也能以不同的樣貌跟形式出現在每個人身邊。」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