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無可奈何談媒體

2007/07/23 20:08
3,50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隨想一  你相信媒體嗎?  

大部份的人會說,我知道媒體都是斷章取義,都是無中生有,甚至都有特地立場不公正又不客觀……從販夫走卒到知識份子,每個人都會說,我不相信媒體。

但是,我們理智上或許會對媒體存疑,但實際上,我們卻深受媒體影響。老實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世間事這麼多,我們能確實了解真相或認識當事人的機會太少了,因此,對於媒體報導的事只有姑妄聽之,甚至「三人成虎」,久而久之,潛意識中你就相信了。

有個小故事,選戰中,競選幕僚不斷無中生有捏造事情攻擊對方,候選人有點擔心地問:「這樣好嗎?有些指控未免太離譜了!」幕僚胸有成竹地說:「沒關係,我就是要他否認,反正我們丟的泥巴夠多,總有一些會沾上去的!」

  隨想二    你我都是共犯結構的一環  

雖然人人都在罵媒體不長進,都在罵媒體充滿色煽腥,充滿八卦與衝突對立,但是,老實說,一篇篇嚴謹中肯立論周詳的長篇報導,又有多少人會看?

社會事務是複雜繁瑣的,有意義的公共論述勢必是無趣枯躁的,不是非黑即白,你對我錯,這麼簡單地區分。

可是,我們有精力看嗎?

而且,每個人不管工作上或生活上壓力都太大了,因此面對媒體,我們事實上也只會挑輕鬆的,或者刺激性的新聞來閱讀,這些資訊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或成為可以當做聊天的話題,都已經是減化再減化,已經沒有真實意義或有價值論述存在的空間。

若是連我們都是如此,那麼如何責怪媒體呢?

 l 隨想三 媒體是娛樂業或是製造業 

美國藝術家安迪華荷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機會成名15分鐘。」的確,人人都是一日英雄,人人都可有名,偶像和小丑完全一樣。你不會搞笑,請你站到一邊涼快去。 

媒體泛濫的結果,需要大量的資訊填充內容,因此偶像有如衛生紙一樣,用過即丟,是消耗品。

媒體不斷製造,如娛樂般搏取觀眾注意力,又馬上尋找下一個目標。

   l 隨想四 櫻花鉤吻ㄍㄨㄟ是什麼烏龜

 

媒體記者的素質是另一個大問題。

臺灣的記者基本上不太像是個專業。

臺灣當第一線記者的都太年輕,一有機會就想往編輯往行政工作「升遷」,不像醫生或律師一樣,臺灣很少有跑第一線的老記者。

2003年春天,美國攻打伊拉克時我曾寫了一篇文章(後面附上)並不是反戰,而是對全世界媒體的偏頗或弱智的感慨。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