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文山留住記憶系列~景美地名的由來
景美地名由來與演變
一般人以為景美地名的由來,就是(風景美好的地方)。其實景美地名的由來,有一連串歷史的演變,現代叫-景美,日本時代叫-景尾,清代叫-梘尾。但以閩南語(台語)來說,一直都叫 (ㄎㄧㄥ´ ㄇㄟˋ)
為什麼清代叫梘尾?(約1762年-1895年)
原來清代在景美溪(當時稱霧裡薛溪)有一座水橋,俗稱(木梘),閩南語(台語)叫(ㄇㄨˋㄎㄧㄥ´),木梘的前端就叫(梘頭),木梘的尾端就叫(梘尾)。梘尾就成為當地的地名了。木梘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它是清代乾隆年間,有一位開圳專家,名字叫郭錫瑠,為了引新店溪的水到台北東區灌溉農田,興建一條從碧潭、經景美、公館、到松山的水圳,後人稱這條水圳為瑠公圳。
當時瑠公圳流到景美溪,如何讓灌溉用水順利通過景美溪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水圳道比較高,景美溪比較低),於是架設一條引水橋,(水橋完成於清乾隆28年(1762年),距今約250多年),當時的引水橋就是現在的(水管橋),古時候沒有水管,於是先民發揮智慧,採用木板及木樁組合而成的水橋,就叫做木梘。
木梘長什麼樣子?在什麼地方?
來看看一張傳奇的木梘的老照片。傳說是英國人在1874年所拍的。一邊是梘頭,一邊是梘尾。經考証木梘的長度有90多公尺,引水槽深度有1.5公尺,寬度有2.5公尺,而且由47根長10公尺的木樁支撐,架構而成。
架設木梘在古代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若碰到大洪水來,該怎麼辦? 其實先民們也有一套防災方法,就是遇大洪水來襲前,先將木梘拆下,放在一處叫梘寮的地方(梘寮舊址在景美街181、183號),等洪水退去,再將木梘重新組合起來。
景美聞人張傳生醫師晚年畫出1943年在景美執業時的(景尾1943年)手繪地圖,在景美街下方右側有一處空地,即現址門牌181號和183號,就是當時梘寮的位置。
日本人改梘尾為景尾(約1895年-1950年)
日本人1895年依馬關條約接收統治台灣,但日本人無(梘)的漢字,所以就更改為同音的(景),於是原來地方名稱由(梘尾)改為(景尾),但閩南語(台語)的發音並沒有改變。台灣堡圖上出現(景尾)的地名。
國民政府年代改為景美(1950年-現在)
(景美在日治中後期屬於(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管轄,國民政府來台初期就原來行政制度改稱(台北縣文山區深坑鄉景尾村)
到了民國39年(1950年)國民政府年代,景尾從深坑鄉劃出,單獨設鎮,如依原來名稱,應叫(台北縣景尾鎮),但地方人士嫌(尾)字欠佳,於是地方耆老倡議更名為景美,景美就此成為官方的行政名稱。
民國57年(1968年)景美鎮併入台北市,成為景美區。民國79年(1990年)景美與木柵合併為文山區。景美行政區名義從此消失,但留下民間稱呼(景美),及景美(里)、(國小)、(國中)、(捷運站)等名稱。
若是經過位於羅斯福路五段興隆路口行人陸橋,看見上面標示景美梘尾四個字,應該了解它的意思了吧!
感謝台北文山社大文山學研究推廣社導覽解說人 顏文魁先生 提供文史背景資料
公民記者 貝思特 台北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