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大地之腎-專訪台灣濕地學會方偉達博士
我們知道濕地在台灣,事實上近年來受到很多人的重視,政府花了很多的經費去進行溼地的營造,我們在今年也會舉辦2018年的國際濕地大會,這個濕地大會邀集了國外18位專家學者到台灣來,希望說透過國外專家學者的經驗讓台灣的溼地更美好。
※根據美國內政部所說的,濕地包含了水文、土壤跟植被,依據拉姆薩公約的定義:不管是臨時的、永久的,不管是鹹水的、淡水的,不管是流動的、靜止的,水深如果在六公尺以下就是溼地。
(台灣濕地學會/方偉達秘書長)
近年來,我們台灣的濕地包含了許多的天然溼地跟人工溼地受到我們的保護,但也有些的溼地,因為我們的一不留心遭到了很多的破壞,那我們也知道溼地是大地之腎、森林是大地之肺,我們要如何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就要關心我們的腎跟肺,如果說我們在濕地上面進行了很多人工的工程,事實上是破壞了濕地的生態系統,我們也知道最近聯合國他們說:全世界的濕地的破壞程度超過森林的三倍,所以我們要怎樣讓溼地更健康、讓溼地更美好,有待於大家的共同努力,這些努力就需要我們進行很多濕地的經營、管理跟維護的工作,這些維護工作也許只是舉手之勞,因為很多的濕地植物它們陸陸續續地在消失,我們如果說能把溼地水質變得更好,讓這些植物都能夠生長在這裡,這也是一種我們造福社會,造福整個溼地的生態系統一種很好的做法,在此希望大家共同攜手努力,為溼地創造更為美好的未來,大家加油。
(拍攝自鰲鼓濕地)
(高美濕地-感謝南港社大影像生態社謝三明老師照片提供)
(拍攝自鰲鼓濕地)
(拍攝自鰲鼓濕地)
(拍攝自鰲鼓濕地)
(高美濕地-感謝南港社大影像生態社謝三明老師照片提供)
還記得張曉風老師那驚天的一跪嗎?面對著21世紀的未來,我們的小孩如果每天都是在玩手機,每天都只是在室內做一些功課,而不懂得我們濕地大自然,那麼他們在跟自然的連結是非常的薄弱的,當然我們也鄭重地呼籲我們的父母多關心我們的孩子,不是把他們送到安親班就好,而是讓他多多少少的到戶外去運動,接觸大自然、接觸濕地、我們的濕地的動物、植物以及各種的濕地的美好,讓他們了解溼地的重要性,才能因應我們未來的21世紀。
公民記者大姐Lotus臺北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