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圳生生不息,川流旗山百餘年!
清乾隆時期羅漢內門(內門) 為衙門所在,而它的外圍便稱為羅漢外門區,包括蕃薯寮(旗山)、圓潭、溝坪、杉林等地區。
先人順著楠梓仙溪和二仁溪而上開墾,來到羅漢內外門,外門地區為東、北邊高山生番的狩獵區,所以官方派遣位於武鹿溪附近的熟番大傑顛社平埔族,前往旗山北邊的六張犁駐紮,與內門望高寮配合防患生番下來干擾,並給予田地耕種。後隨著漢人入墾人數越多,大傑顛社平埔族便再被官方再派往更北邊的口隘、中隘、及尾隘防守,甚而到達內門溝平,遍及整個外門地區,如今尚留下公廨便足以證明為門地區發展的過程。之後隨著漢人進入拓墾及大傑顛社人口日益增多,為了讓土地增加生產及養活更多人,於是在民間或官方開鑿水圳工程的需求,就變得越來越迫切了。而圓潭地區東邊較低為楠梓仙溪流域,無法引水灌溉;西邊則為較高丘嶺地型,亦較無充足的水源進入,只有從北邊地理較高的楠梓仙溪流入大林與杉林處,引水來灌溉。
因此蕃薯寮人柯必從(獨)先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便開始在圓潭地區修築水圳灌溉,稱為「圓潭仔圳」,成為旗山最早開通的水圳。圓潭仔圳便是引楠梓仙溪流入大林與杉林較高處河道水,進入已挖好的溝渠水道,流向西側山腳下,再流布圓潭地區,及向東分流灌溉整個圓潭地區。清朝時期使用了8年,到了日治時期(1875)後,亦將圓潭仔圳定位為民間獨立管理的埤圳,而照常運作。
一直到日本政府規劃台灣為農業米倉重地時,才由官方收購成為公共埤圳,實施統一的管理模式。於是,收購後的圓潭仔圳,便由日本政府總督府提供部分補助和交由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旗山糖廠)出資,於大正8至10年(1919-1921年)擴張水圳工事,從原本向西、向南灌溉圓潭的圳水,延伸至旗山,最後到溪洲磱碡坑處,全長約有十八公里,溉面積由原來的 688甲擴增到 1,300 多甲,成為旗山發展產業最重要的水源。並且於大正10年(1921)7月12日與杉林鄉梆物坡圳合併改稱為「公共埤圳組合旗山圳」,才成為今日大家耳熟能詳的「旗山圳」名稱的由來,沿用至今。
從旗山北邊的 (尾庄、杉林、大林) 水源頭,引楠梓仙溪溪水進入旗山圳,流過圓潭地區有尾庄、大林、新厝仔、公館仔、中庄、過溝仔、西圓潭,於中間再分成尾庄、大林、雞油腳三條支圳,向東、向南灌溉全圓潭地區。
到了西圓潭後,遇到了從溝平而來的口隘溪橫阻,再以高空水橋,越過了口隘溪到六張犁丘嶺的山腳邊左轉,再沿著六張犁丘嶺山系,蜿蜒進到旗山地區的鼓山丘嶺山腳下永和里,再到竹峰里,順著鼓山公園山腳下緩緩前去,進入湄州里、太平里,再左轉進入三協里三桃山下的頭林、北勢,再到南州里,最後到了磱碡坑,全段匯流的幅員廣闊,對於圓潭、旗山、溪洲過去的農業冨國時期影響很大。
旗山圳從光緒三年(1877)至今民國一O七年(2017)已屆140歲矣!今天來檢視此圳,不止擁有難得百年生命歲月,且其工程建造工法亦是於當時環境堪稱一傑,難能可貴,若依現今技術而言,簡直是最先進的綠建築了。分別敘述如下:
(一)、整條水圳導引水流,完全不依靠人為及機械能操作,而是照著地勢高低位差及不破壞地景的方式進行,並形成諸多大小瀑布美景,再利用圳寬的大小控制水流速度,成為既安全又節能減碳及灌溉廣脈流域的農田。
(二)、若遇溪流橫阻則架『高空水橋』,讓乾淨的水於溪流上空越過,整條圳水有三座水橋,分別在西圓潭越過口隘溪及北勢越過北勢溪與武鹿坑越過武鹿溪,成為圳的文化特色景觀。
(三)、水圳進入旗山市區,則引水進入水池,沉砂、過濾成為自來水(上水道水),儲存至淨水庫,亦以高低位差,將淨水庫裏的自來水供應旗山街使用與建設街屋,成為日治時期在高雄第一個自來水的城鎮,成就旗山成為一具有文化與商業發展的重鎮。
(四)、水圳沿山而行,需大幅度蜿蜒,形成了大圓弧灣圳之美,再成為旗山圳的另一個特色之美了。
(五)、旗山圳不只提供農業灌溉水,亦提供自來水,且維護引水及流域的生態環境,具有提供產業與環境和文化平衡建設的重要資料,成為極具觀光與教育實施的場址。
生生不息的川流在旗山百餘年旗山圳,不曾停歇地施於農田灌溉,孕育了旗山經濟與文化的搖籃,並兼顧保護著旗山環境的優美條件,如此影響旗山的百年發展,以此不愧當為旗山人的父親的榮耀矣。所以,在浸入這漫漫水圳歷史的長頁感動之時,值得來向您推薦,騎著腳踏車一同來走一趟水圳之旅,將可體驗與感受沿途的水圳風土人情。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