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燦政「台灣聲音地圖計劃」 聽見島嶼生活的日常
◎照片來源: 聲音藝術家吳燦政提供。
【政大之聲記者林靖軒的專題報導】
聲音藝術家吳燦政從2010年開始規劃「台灣聲音地圖計劃」長期錄音工程,同時進行台灣聲音地圖網頁的設置。結合地圖網頁,只要戴上耳機,點擊台灣聲音地圖上的紅點,就能聽見來自各個鄉鎮的聲音。
台灣聲音地圖的發想,是由吳燦政的聲音裝置作品《夜鶯》作為開端。《夜鶯》的展覽型態由數十副耳機播放鳥籠中的鳥叫聲構成。吳燦政認為人們常陷入慣性思考,聽見聲音時總是反射性地汲於了解發出聲音的物體為何,而忽略了聲音帶來的感受,他說:「我們通常急於去把視覺跟聽覺或是其他感官去做明顯的切割,但是對我來講,我們用聽覺去思考事情,也許你可能覺得他變得很不同於視覺的人的某些觀點。」因此,《夜鶯》成為他著手台灣聲音地圖計劃的起點。
台灣聲音地圖計劃的進行過程中,吳燦政曾經和各界合作,並兩度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獎補助金。國藝會視覺藝術承辦人劉晏榕提及國藝會委員評選補助案時,會參考計畫的特殊性,她說:「比較具有實驗性的,也是很優良的計畫,當然使得委員希望來支持他來做這個創作,而且畢竟在聲音採集的部分比較少人來做持續地搜集。」也因為多元的創作媒材,不同於當代以視覺藝術為主的創作形式,讓吳燦政獲邀參與今年度《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劃展覽,並於台東當地進行更深入的聲音採集行動。《南方以南》藝術總監林怡華並不是第一次和吳燦政合作,但同樣都在合作過程中,看見吳燦政為聲音奔走的身影。她形容吳燦政是苦行僧型的藝術家,「雖然他不是去做一件大型的作品,但其實他的工作量非常非常的大,因為他要到很多很多地方,燦政常常就會拿著他的手提包,然後騎著他的機車,他可以一天就環島。」她提到吳燦政總是一個人行動,航行的距離廣,花的時間多,為的就是能夠讓台灣聲音地圖的資料庫增加豐富度。
聲音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反映出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性,以及人和大自然互動的結果,吳燦政認為聲音的層次豐富,人們應要去聆聽、拆解,「人跟人的互動,不管是空間,不管是環境,他其實是一體的,不是脫離開的。我如何去理解這個聲音為什麼產生,是因為這裡的人生活模式是什麼。」對他來說,台灣聲音地圖計劃在於喚醒社會和在地的情感連結,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用聽覺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然而,對於聲音的稍縱即逝,他詮釋這將協助他更謙虛的去思考,自己如何得以在紀錄的過程中觸發對鄉土的感覺。「很多人去記錄它(聲音)是為了要去懷念它,當成懷舊的對象。紀錄只是個過程,它會幫助你什麼,他會引發什麼樣的觸媒,重點是這個過程。」因此,台灣聲音地圖計劃對於吳燦政是一項媒介,讓人們得以用聽覺將自己丟入日常生活中,重新思考該如何構築生活的樣貌。
紀錄過數千筆聲音過後,吳燦政期待透過推廣聲音地圖,提醒聲音之於環境和社會的意義和重要性,《南方以南》藝術總監林怡華也有同樣感受:「希望大家藉由聲音讓大家去更了解我們這個環境,藉由不同感受去理解這個地方的美好。」聲音和生活的不可分割,造就了台灣獨有的聲響。對於台灣聲音地圖計劃,吳燦政期盼能有更多人關注聲音議題,一起戴上耳機,聽見島嶼生活的日常。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