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林邊重建工作隊挺進仁和國小 人力鏈擺脫泥濘糾纏

2009/08/16 13:32
3,885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公民記者周克任/815日林邊報導)林邊重建工作隊決定從林邊仁和國小進行淤泥清除,以便建立可以服務災民的前進基地。由於是週休二日,許多志工及各類救災團體紛紛進入林邊鄉,大小型車進出不斷,揚起厚厚塵埃。進入鄉內交通管制,車輛均需停在河堤旁水源公園附近,然後靠接駁車或步行進入。由包括清華大學清幫、橋仔頭文史工作室等志工,以步行方式進入淤積嚴重的仁和國小,於36度高溫之豔陽下,開始清除之工作。

        諾大的校園顯然無法單靠人力來清除,但國軍部隊的怪手山貓則負責如操場這種大面積的淤泥。這些淤泥含水後甚軟,如同黏土的質地。穿著雨鞋陷入,需吃力地方能拔出,只要身體重心一失衡,很容易整個人跌入泥漿之中。因此部分志工形容,可以想像山區受到土石流衝擊的部落民眾,在陷入泥漿後難以迅速奔逃的情境。也因此,志工們明瞭,若無法儘速清除這些泥漿,若再逢大雨,導致的災難將會更為慘酷。這也是為何山區部落許多尚未救出的災民,如此急切的希望政府加速救援工作的心情。無奈,本次風災全民看到一個麻木不仁、說謊卸責的馬政府指揮中心,把10年前921震災的寶貴經驗冰凍到邊緣的角落,或是讓這些深具經驗熱情的救災人員,面臨犧牲生命的風險。

        志工人數眾多,較為方便的是以接力人鏈的方式來傳送挖掘出之泥漿。但受到36度豔陽曬射的長時間工作,不免也出現中暑現象,但這些中暑的志工並未停下工作休息,是直到傍晚返回工作隊中心後,不適症狀才一一出現。而中心的救護站特別針對受到輕微割傷的志工,要求其不要在參與挖掘泥漿的前線工作,而改調派協助後勤補給。主要考量因素在於林邊地區多為養殖業,本次風災造成許多養殖魚群承受不住大量的海淡水混合而死亡,曝曬的魚屍容易造成許多病菌叢生,因此包括破傷風、海洋弧菌等病菌容易循傷口進入感染。雖然中心備有大量抗生素,但預防還是重於治療。

        經過一天來志工的辛勤協助,許多教室、走廊以及校內外通道均已打通,積水也排除不少,預定幾天內可以形成前進基地,使重建工作隊準備進行移防任務。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