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與綠能發電可以共榮嗎?
七股宜人親近的遊憩與生態保護區,近期卻因科技的引進及時代的變遷,而有了新隱憂。最近媒體報導,有太陽能業者想要利用七股的濕地與沿海的養殖魚塭地,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然而,七股當地很多民眾生計是仰賴漁產養殖過活。譬如,在濱海溼地潮間帶養殖牡蠣、魚塭養殖文蛤或混養不同魚蝦,成為共生的生態體系。這些牡蠣是吃有機碎屑或浮游生物為生,文蛤及一些魚則是靠吃長在池底的藻類成長。如果設置了太陽能面板,浮游生物、藻類無法有充足的陽光生長,文蛤、牡蠣就面臨斷糧而死亡,漁民也就無以為生,間接也會影響黑面琵鷺的覓食。目前大約1200戶養殖文蛤,整個供應鏈有14,000個工作機會。養殖戶中有70%的漁民,養殖用地都是向地主以每年每甲3萬元租用。然而,這些太陽能系統發電公司,卻用高於10倍的價錢向地主承租,一般的漁民就如同小蝦米,是沒辦法與財團這些大鯨魚們對抗。
從務實面來看,善用綠能發電是值得推薦的。但當這些設施可能會影響到漁民生計、環境保育、觀光遊憩和地方永續發展時,就須審慎評估才是上策。我們反對未做任何配套措施前,即貿然讓太陽能業者長驅直入。
首先,應該由經濟部能源局制定太陽能板設置三大原則:太陽能業者不能與原租用之漁民、農民爭奪用地;不能破壞景觀;不能破壞環境生態。應優先用不利耕作區,避開文蛤養殖區。
其次,如果綠電是國家政策,中央政府應該要有國家級的資源,投入研究如何真正「漁電共生」。現行規定太陽能板鋪設率也只有使用土地的40%,粗淺地估算,還是有60%的陽光照射率。應致力於研究如何配合太陽能板的裝設,做現行漁產養殖方式的變更,輔以適度降低鋪設率,或引進其他科技新設施等。然後,再來研議放寬前述三大原則的第一項,創造漁電雙贏。
再者,依目前綠能發電的制式合約,業者是可以將合約移轉給第三者。曾經發生在雲林的案例是,業者在政府補貼減少時,將契約作移轉,而承接者卻任意將廢棄爐渣土非法就地掩埋,造成環境污染。可以預見的是,若將養殖文蛤的淺坪魚塭不加限制地作為太陽能發電使用,未來一旦造成前述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時,七股所引以為豪的優質生態環境將遭受破壞。不僅居民遭殃,生態遭劫,恐怕黑面琵鷺也會一去不復返。
農漁業是國家重要基礎支撐,忠信在之前多次的記者會上,即不斷呼籲中央政府要重視地方農民的困境與心聲,並提出地方市政府應有作為的多項政見建議。同樣地,七股漁民面臨的「生態保育與綠能開發」問題,絕非僅有的個案問題。在此呼籲中央政府應拿出辦法,做週全的妥適規劃後,再予推動。不要只為了執行某項政策,就全然不顧其他現況,這終究會陷入治絲益棼,得不償失之境。
台南市候選人許忠信建議:
因此,在大家看到七股海鮮節的光鮮亮麗之際,雖說瑕不掩瑜,但忠信還是要對其背後深遠影響的隱憂,提出政見建議:
1.要先研究如何「漁電共生」。在沒有建立完善配套措施前,反對驟然開放太陽能業者與原租用之漁民、農民爭奪用地,要優先使用不利耕作區土地。
2.漁村老化問題日益嚴重,須以協助漁民深化養殖技術、導入循環經濟概念開發新產品、結合新技術及管理工具。如運用網路與App建立多元行銷管道、結合休閒產業概念,輔導漁民搭配「漁業體驗村」等方式,讓實質收入可以有效提升,吸引青年人回鄉,在漁村尋得安身立命之地。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