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傳統文化 沙轆社打造時光綠廊道
【記者陳冠臻/台中報導】
拍瀑拉沙轆社是台灣中部的平埔族,於荷蘭時期中記錄總人口數約一百零六人,經明鄭時期的重創,人數銳減,加上漢化頻繁導致傳統文化逐漸衰微。
位在台中市沙鹿區的洛泉里,仍然保有幾戶沙轆社的後代,因此每年農曆8月2日,於信仰中心,普善寺舉辦沙轆社的傳統祭典,祭典中會邀請族人及外賓觀禮,其祭品儀式有別於漢人,主祭者手捻一把白米、一杯酒及一片魚鱗,口唸拍瀑拉祈福之語;祭品有十五個飯糰、五條有鱗生魚、五塊生豬肉及五塊豆干。
完成祭拜儀式後,族人聚集於廟前廣場,著平埔族的傳統服飾表演歌舞,呼喚祖靈及歡度新年。
近期,普善寺,由施志昌老師協助進行改造,成為拍瀑拉沙轆社故事館,利用畫作、圖片以及圖騰,加上空間設計,期望能夠善用空間,讓故事館平時運用於族裡開會,當有訪客到訪時也能夠在故事館中,一覽沙轆社的歷史文化。
僅此之外,每周六早上皆會在普善寺舉辦,拍瀑拉族傳統歌謠與舞蹈教學,與鄰近的竹林國小合作,將其變成自由參與的民俗課程,然而參與的同學,不僅於學校報名參加,也有許多的爺爺奶奶帶著家中的小孩一起參與,由長者帶領,大家唱歌跳舞,使族裡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
台中市沙轆社促進會理事長潘明燈表示,他們希望能將這些文化傳承給小孩,這些影響或許沒辦法一時之間完成,但他相信讓小孩從小接觸,潛移默化下這樣的傳統就能夠繼續延傳。
於107年,沙轆社結合都發局綠美化概念,將拍瀑拉的歷史背景,化為裝置藝術融入社區,原本一條簡單的小路,成為拍瀑拉時光路廊道,使牆壁上的畫作,不單單只是美化環境的效果,更能夠讓前來參觀的民眾對沙轆社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社區居民若確認是拍瀑拉族後代,則會於家門口掛上族親牌,木製的族親牌上畫有畫有早期拍瀑拉族男女的傳統服飾,以及打獵工作的圖騰,皆由職貢圖追溯而來,一點一滴找尋過去的文化。
將文化與社區營造結合,執行上確實需要較長的時間,但有別於彩繪社區,沙轆社期待在社區營造的同時,也能夠讓居民或是族人藉此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留在牆上的畫作藉由導覽使更多人知道,讓拍瀑拉族沙轆社得以延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